222004年第4期集装箱化多年来,公路运输方式承担了港口集装箱集疏运量的80%以上,而且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并向内陆腹地的不断延伸,集装箱汽车运量及其平均运距,也在逐年大幅增加。据统计分析,�九五�期间,我国港口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和公路集疏运重箱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5%和25.1%;2002年,全国80余个港口共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2982.1万TEU,其中通过公路完成的重箱集疏运量为1774.4万TEU,占港口吞吐重箱总数的85%。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又为集装箱运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网的逐步形成,对国际集装箱由沿海干线港向内陆腹地延伸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国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已达25万km,占全国等级公路总里程的18.1%;其中高速和一级公路里程有5.3万km,占二级以上等级公路里程的21.1%。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口岸至中、西部地区50万人口以上重要城市的公路运输通道已基本保持畅通,疏港集装箱运输也日趋繁忙,运距在不断延长。公路集装箱运输的日益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际集装箱一体化运输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在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和公路集疏运量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下,如何保障汽车运输的安全与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运输效率和效益,确保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任务的顺利进行,是值得从业者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超载�、�超限�、�小马拉大车�、�行车违章、事故频繁�等异常现象,从运载20/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专用车辆应具备的技术条件及其与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相关法规之间的关系进行扼要的分析介绍,以供经营者在配置车辆和组织运输时,能以国家的利益、法制的观念、科学的态度,为作好公路集装箱运输的技术组织工作,确保运输生产安全而进行正确的决策与管理。1集装箱汽车行驶公路涉及的运行技术条件1.1车辆运用条件根据所载运集装箱的规格尺寸及其载质量合理选配车辆。按照国家标准GB/T1413:1998ISO668:1995,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的规定,各型集装箱的宽度均为2438mm,高度有2591mm、2438mm、<2438mm和2896mm4种,长度有12192mm(40英尺)、6058mm(20英尺)、9125mm(30英尺)和2991mm(10英尺)4种,额定总质量有30.48t、24t、25.4t和10.16t4种。其中流通数量最为普遍的是40英尺和20英尺两种规格集装箱。因此,配备车辆要以40英尺和20英尺车为主,半挂车的结构以直梁骨架式和平板式为主。运输超高型集装箱,则需采用鹅颈式或凹梁式半挂车。由于集装箱每次装载各类货物的单位容重及其包装尺寸有很大差异,故货物装箱后集装箱的实际总质量是各不相同的。如果车辆的吨位结构只按照集装箱的额定总质量标准来配置,将会出现重箱实载率过低,经常发生亏吨相象;相反,如果吨位过小,又会经常超载,不仅车况难于保持,也影响运行安全。为了合理确定所配置集装箱车辆的吨位结构,则应对装载货物的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的实际总质量进行一定数量的统计分析,并将其划分成不同吨级档次,从中找出各档次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集装箱汽车运输与公路界限标准的关系(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北京100011)张亚明公路集装箱运输集装箱化2004年第4期23以此作为配置不同吨位车辆的依据,从而提高车辆的运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对上海口岸外贸集装箱载质量结构的抽样统计分析和目前我国生产的适于集装箱运输的车辆吨位结构情况,可考虑将20英尺集装箱车辆的吨位结构分为4t(空箱运输)、10t、15t、和20t4档;40英尺集装箱车辆可分为8t(空箱运输)、15t、20t、25t和30t5档,40英尺车辆亦可同时配载2只20英尺集装箱。各档之间应配置车辆数量的比例,可参照对集装箱载质量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所获取的结构比例关系确定。集装箱运量与运距也是确定车辆配置数量、型式和吨位结构比例的重要依据。当集装箱运量不大时,为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宜采用平板式箱货两用型车辆;当集装箱运量较大、箱源集中时,宜采用骨架式集装箱专用车辆,并应设置专业车队。汽车运输的合理运距是随着公路技术等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箱内货物价值的提高而延长的。我国集疏运港口国际集装箱的汽车合理运距,三级和二级公路一般为200~400km;一级和高速公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