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发生归中反应的条件是要符合中间价态理论: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归中反应的特点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价的硫。C+C22CS2+22S=3S]+222S+22S=3S]+322S+32S浓=S+22+=32+CIAC+3C12f+32++332S=3+32S+32CCl+2C浓=2C12f+CCl+22C+CC22+2222邻位转化规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者降低到相邻的价态。如有,,,的价态,如果是价的S参加反应,则升高到临近的,或降低到临近的。2跳位转化规律一般都满足邻位规律,但是如果遇到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则会被氧化为高价态或还原为低价态。如价2的S如果遇到一般的氧化剂,则被氧化到价【2H2S+SO2====3SJ+2H2O】反应方式不唯一,图示为配平方法,但如果遇到强氧化剂,则可能被氧化到+价。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f中间价】的规律,不会出现交错现象。如在反应【22S+SO2====220+3中,2中的S是价,它跟SO2反应后生成S为价的So3价态归中规律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绝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其中价态归中是指高价态的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可能低价态的元素最后升的比原来高价态化合价还高,即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遵循可靠拢不相交。中间价态规律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归中反应。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价的S。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C+CO2二二高温二=2CO】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SO2+2H2S====3SJ+2H2O】硫化氢和亚硫酸反应【H2SO3+2H2S====3SJ+3H2O】铁和铁离子反应【+2====3次氯酸钙和浓盐酸反应【Ca(ClO)2+4HCl(浓)====2C12f+CaC12+2H2O】溴的归中【a+aO3+3H2SO4====32+3a2S04+3H2O铜和氧化铜反应【CO+C=C】O硫化氢和浓硫酸反应(设n(H2S):n(H2SO4)=n)n二【H2S+H2SO4二二二二S]+SO2f+2H2O】(等体积)n【3H2S+H2SO4====4S]+4H2O】(H2S过量)n【H2S+3H2SO4====4SO2f+4H2O】(H2SO4过量)折叠双水解反应中归中反应这类归中反应指:能形成两性化合物的元素所形成的两类盐溶液反应形成氢氧化物的反应。这是金属阳离子和该金属所生成的阴离子生成中性的氢氧化物沉淀的归中现象。铝【A1+3A1O2+6H2O====4A1(OH)3]】锌【Zn+ZnO2+2H2O====2Zn(OH)2]】【高价+低价f中间价】解释:例:2H2S+SO2====3S]+2H2O此反应中,H2S中的S是价,SO2中的S是+4价,它们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价的和水折叠其余的归中反应碱与多元酸反应当多元酸过量时可形成酸式盐过量硫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过量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1多元酸与对应的正盐反应硫化钠和硫化氢反应【】碳酸钙和碳酸反应【】硫酸钠与硫酸反应【】亚硫酸铵与亚硫酸反应【1磷酸钙与磷酸反应【】多元酸与对应的酸式盐磷酸一氢钠与磷酸反应【1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磷酸二氢钠与磷酸钠反应【】如果把正盐和碱中所含的可电离的氢离子看成是零,那么生成酸式盐的归中条件是两种反应物组成上要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如果两种反应物的组成相差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即三元酸与对应正盐或与碱反应,则生成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但符合显强性原理,即生成物的组成接近于过量物的组成。例1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设3a<1,反应式【31a2反应式【233a2反应式【32a3反应式【23a>3,反应式【3例2磷酸与磷酸钠反应,设3b1反应式【3b1反应式【3aa2】2a2a2l322aa2]22a2]a323aa3】32表示物质的量b2a33la2b>2,反应式【23a33a2归中反应中,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