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促进儿童数学学习的学习材料设计研究》王丹VIP免费

《促进儿童数学学习的学习材料设计研究》王丹_第1页
1/3
《促进儿童数学学习的学习材料设计研究》王丹_第2页
2/3
《促进儿童数学学习的学习材料设计研究》王丹_第3页
3/3
促进儿童数学学习的学习材料设计研究(小棒)百子畈小学王丹研究任务:一、搜集教材中已有的有关小棒的模型、材料。二、借助具体案例,从模型、材料对于学生建立起直观表象,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习内容,有效进行数学思考等方面,研究这些模型、材料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帮助。教材中已有小棒模型的分布: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14页)数的分解(20页)练习三第2题(27页)7的认识(42页)一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45页)10的认识(65页)连加连减的“做一做”(72页)11——20各数的认识(85——86页)练习十四第1题(87页)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例5“做一做”第1题(88页)20以内的进位加法例2(98页)8、7、6加几(103页)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的“做一做”(12页)用12跟小棒拼出这样的正方形(27页)100以内的数的认识例1、例2、例3“做一做”(32——33页)读数、写数例4、例6(34—35页)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做一做”(41页)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1(67页)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例1、例2、例3(9—11页)练习二第3题(13页)退位减例2(18页)6的乘法口诀的“做一做”(61页)用小棒摆正方形(76页)数学实践:看一看,摆一摆(92页)二年级下册:无关于小棒使用情况的几点思考百子畈小学王丹在小学低年级段,灵活应用小棒,是低年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能起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人教版教材中,在认识数;数的组成;数的加减等内容的开始学习部分,都呈现了丰富的、直观的、有效的能够促进学生建立数感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为学生认识抽象的数,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感性支撑。除此之外,在乘除法的开始学习部分也都有体现。一、在概念新知形成之时运用小棒。儿童认识的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教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14页);7的认识(42页)等二、在习题练习巩固之时运用小棒。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避免单调的重复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抑制状态所产生的疲劳现象,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运用学具进行巩固练习,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的分解”(20页)等。三、在思维能力提升之时运用小棒。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指导学生操作学具,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切实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而把思维训练到实处。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85——86页)时,数组成是一个重要内容,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或者说成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学生对它的意义并不十分理解,相当一部分只是模仿说。教师就借助小棒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数出15根小棒,10根捆成一捆,散的有5根,就是1个十与5个一组成15。再结合数位表与计数器,让学生左手拿10根小棒,对应十位;右手拿5根小棒,对应个位,边举边说。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的过程,感悟算理。小棒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种普遍使用的学具,实用又方便,要让小棒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让孩子们爱上小棒,从而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促进儿童数学学习的学习材料设计研究》王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