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二课。教材呈现了眼睛的作用、预防近视和防止眼睛受伤这三个活板块,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体验以及对周围人的调查活动,让儿童体会眼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保护眼睛的意识,掌握保护眼睛的重要方法。二、学生分析现在的青少年甚至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日渐增多。学生们过早的和眼镜交上了“朋友”,归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造成的。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近视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问题与烦恼,他们往往缺少认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眼睛近视了没关系,戴眼镜就行了。这种错误认识也是造成我国学生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课的活动中,让学生了解眼睛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体验失去眼睛的烦恼,调查戴眼镜的麻烦,讨论近视的形成原因,防止眼睛受伤,感受到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是多么幸福,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三、教学目标: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用眼常识。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近视,并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四、教法学法1.以活动为主线,力求人人参与。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体验和感悟。3.以生活为主旨,促进成长和发展。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用什么看的。引发学生对眼睛的关注。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由此引出课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开课就能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采用谈话导入,由观察教室变化,引发学生对眼睛的关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对眼睛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二)亲历体验,活动感悟活动一:眼睛的作用1.交流: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眼睛的作用。2.体验活动:眼睛看不见的烦恼(1)蒙眼画画。先观察同桌的眼睛,把眼睛画下来;然后闭上眼睛再画一遍。对比,交流感受,体验眼睛看不见画不好画。(2)体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全体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播放课件,学生根据声音猜画面;睁开眼睛再此播放,谈感受。(3)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盲人吗?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引导学生体谅盲人,关心盲人。3.体验活动:用眼神表达情感(1)小组内尝试:不说话,用眼神表达以下几种情感。高兴讨厌发愁吃惊4.故事感悟(1)教师讲述真实故事,一名高中生由于近视眼,体检不合格,不能考军校的故事。(2)学生谈感受: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小学生对活动最感兴趣,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蒙眼绘画,让学生在玩中亲身体验到眼睛看不到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通过用眼神表达情感,使学生认识眼睛有表达情感的作用;结合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预防近视的关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活动二:戴眼镜的烦恼1.汇报课前调查:(1)身边的哪些人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2)戴眼镜的人有时会遇到哪些麻烦?2.小记者现场采访“戴眼镜的师生”。3.交流感受:从这些调查中,你想到了什么?【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调查汇报,现场采访,合作交流,特别是戴眼镜老师、同学的现身说法,让学感感悟到戴上眼镜的麻烦,认识不良的用眼习惯,给眼睛带来的伤害,及生活的不便。使学生们产生保护眼睛的欲望。】活动三:预防近视1.观看动画:眼睛的自述交流:这个小朋友的眼睛为什么会近视?2.小组讨论:哪些不良习惯会造成眼睛近视?(1)结合教材41页和生活,小组讨论。(2)情景再现,引导辨析。出示情景:写字眼睛距离书本太近;躺着看书。现场进行写字、读书姿势展示;教师给予表扬和纠正。3.想一想:平时你是怎样做的?你有哪些预防近视的小窍门?4.交流:预防近视的小窍门。5.认识国际标准视力表。关注自己的视力,定期进行体检。【采用观看动画,情景辨析,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