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17《碧螺春》 VIP免费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17《碧螺春》 _第1页
1/3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17《碧螺春》 _第2页
2/3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17《碧螺春》 _第3页
3/3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17《碧螺春》17《碧螺春》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2、学会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关于”、“假如……那么……”造句。3、读明白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4、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教学重点:读明白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明白我们江苏太湖消费地一种名茶叫什么吗?(碧螺春)二、范读课文(听录音)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为什么茶叶的名字要用上“春”呢?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班交流)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2、画出不明白的词语,联络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明白的请做上记号。四、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畅的地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2、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老师作适当讲解。五、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细心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久负盛名”什么意思?说明了碧螺春什么?2、细读第二段(1)采摘茶叶也有一番技巧,第三、四自然段确实是写了清晨,采茶小姐在茶园里采摘嫩芽的情景,请同学们细心读一读,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这幅画面,然后说一说你觉得哪些地点写得非常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入?为什么?(2)集体交流:从“空中弥漫……茶树丛中”“太阳升起来……染上一层金色”中感受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妙;从“披着晨雾……结伴向茶园走去”“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采茶小姐……摘下一片片嫩叶”中体会采茶小姐的勤劳和乖巧及采茶时兴奋、愉快的心情。(3)制造茶叶更有一番讲究,阅读第五自然段,你看了制造碧螺春茶有什么感受?(交流时谈感受,抓动词“揉、搓、捺、抓、揉捻、搓团”)3、品读第三段(1)引读:假如说——看制造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的感受的话,那么——品味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沉醉的感受了。(2)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3)读读,说说本人的感受。(4)有感情地诵读这一段,体会品味碧螺春茶的温馨和惬意。4、学习第四段(1)引读:碧螺春正是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欢。怪不得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如此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丽的春光。”(2)联络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总结全课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2、完成课后的两个词语造句。四、实践活动1、请学着外国诗人那样,也写一句诗,赞颂这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茶;2、请课后搜集有关我国茶文化的材料,利用班队课进展交流,比比谁搜集的材料多,看看谁介绍得清晰明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17《碧螺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