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识中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47-49页。学习目标:1、了解“中位数”的意义,能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2、在读统计表,自主计算、排序、讨论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中位数”的过程。3、理解三个统计量的不同含义,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对决策的作用。教学重点:了解“中位数”的意义,能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三个统计量的不同含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同学们,你们常常看天气预报吗?你知道今日我市最高气温是多少度吗?再过一个月就是五月份了,你觉得五月份最高气温能达到多少摄氏度?2、徐老师收集了去年我市五月份上半月的最高气温情况,一起来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读表。(出示统计表,学生读表)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一)、事例一:2024年5月上半月最高气温情况。1、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在这半个月中哪个气温出现的次数最多呢?25出现的次数最多,从这里你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假如不能说出众数,老师予以提示)众数25表示什么意思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半个月平均最高气温是多少度”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请同学们用你喜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算的时候注意不要丢掉数据,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哪位同学想说一说你的方法及计算结果。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单呢?(对把相同的数据用乘法表示并进行计算的方法予以肯定)思考:我们所求出来的平均数“25.2”是某一天的最高气温吗?它表示什么意思呢?4、出示问题(3)。师:在排列数据时要注意什么呢?(从小往大)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组数据排列出来,注意有重复的数字有几个排几个。5、排序后位于这组数据正中间的数是多少?25位于这组数据的正中间,你能像“众数”这样给它也起一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6、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5,它们的中位数也是25,这两个25表示的意义一样吗?我们的“议一议”所要讨论的正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个问题,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议一议”)。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沟通。师相机板书:众数:出现次数最多平均数:平均值中位数:排序后正中间的数7、练习:找出几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1)11131517192123(2)1086(3)13975这几组数据的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奇数个)(二)事例二:某品牌电脑一年中的销售情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奇数个数据的中位数很好找,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看你还能不能按要求找到相应的数。(出示统计表,学生读表)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众数36表示什么意义呢?2、找到了这组数据的众数,接下来我们再求一下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沟通学生计算的结果)平均数34.3表示什么意义呢?3、出示问题(3),学生排序,试着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师:同学们,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这组数据个数是偶数个,中位数用35和36都不合适,那该怎么办呢?(假如学生有困难,师提示可再找一个数)4、小结:这组数据中间有两个数,分别是35和36,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5和36的平均数:35.5。5、练习:找出几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6、小结:怎样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小组讨论,全班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走进生活、体验成功。试一试:鞋店童鞋销售情况。1、出示“童鞋销售情况统计表”,读表,沟通自己发现的信息,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2、按顺序排列数据,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师:你是怎样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的?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对用31除以2,直接找到第16个数据的同学予以表扬)3、思考:假如你是鞋店经理,你打算怎样进货?为什么?四、总结回顾,寄予希望。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2、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中位数,掌握了找中位数的方法。今后,希望同学们继续前进的脚步,在数学世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界中不断自主探究、收获欢乐、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