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年级《司马光》的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行。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日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沟通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引读第一小节。(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学生练读、评读)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2)沟通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3)假如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他举起一块石头,用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用劲砸(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四、总结全文1.谈收获:你喜爱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到了什么?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三年级《司马光》的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