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导学案人教版【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教学难点】教学目的2。【教学设想】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本人感悟诗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风光或秋天的诗引入)。二、诵秋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精确。2、生评。3、师读生听(听节拍、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4、生评,师随机点拨。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6、向同桌大声朗读本人喜爱的诗句。7、向全班同学朗读本人所明白的描写秋景的诗文。三、品秋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能够研究老师提醒的咨询题,也可互咨询互答(出示咨询题)。2、汇报探究结果。3、细心倾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本人的头脑中构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4、请同学们说出本人头脑中出现的画面。四、写秋1、请同学们依照本人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2、请同学们读出本人的诗或展示本人的画。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点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中学语文教研组)这篇教案通过执教者的实践,在全区召开的七年级语文课改培训会上面对二百多位初中语文老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表达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思想:1、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表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讨论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3、较好地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亲密联络。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络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表达了语文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