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才:夯实农村法治基础促进法治吉林建设五五普法以来,XX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农村和农民普法教育,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建设法治吉林奠定了良好基础。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XX省委书记孙政才。记者。2006年,全国五五普法规划首次把农村和农民普法教育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请您谈谈做好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孙政才。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大国建设法治国家,没有农村的法治,就谈不上法治建设的系统推进和法治国家的整体实现。做好三农工作,不仅需要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还需要法治手段的支撑、保障和规范。加强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方面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另一方面也要有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依法建立农产品市场开发、管理、服务等农业现代化体系,以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各类企业在农村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法治元素,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开展农村普法依法治理,有助于提高农民法律素养和法律知识水平,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增强依法、平和解决矛盾纠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秩序。加强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参与基层管理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法治建设,规范基层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制度,不断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记者。多年来,XX省农村普法工作紧扣中心、思路清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和保障。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第1页共4页孙政才。XX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普法工作,坚持把农村普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农民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坚持围绕农村工作大局来谋划思路、创新理念、设计载体,确保农村普法始终与农民的新期待新需求相适应,取得了实际成效。一是着眼于农民得实惠,设计普法新载体。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普法载体,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护你行活动,受益农民工达3万余人。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主题宣传活动,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二是着眼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确定普法新思路。大力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建立了以依法治村为基础、依法治乡(镇)为支撑、依法治县(市、区)为龙头的三级联治机制,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模范法治乡(镇)、先进法治县(市、区)三级联创活动,提供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相关法律服务。三是着眼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探索普法新途径。坚持依法治村,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工作指导纲要》、《村民自治章程》等规章制度,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级各项事务纳入依法民主管理的轨道。四是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推出普法新举措。建立法律进乡村工作责任制,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细化各自职责任务,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农村普法阵地建设,在乡镇建立法律辅导站、在行政村设立法制宣传栏、在村民小组建立法律图书角、在农民家庭培养法律明白人。建立农村普法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普法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予以增长。记者。请您谈谈XX省开展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采取了哪些新形式。孙政才:为增强农村普法的实效性,我们坚持服务农民与教育农民、普法工作与村民日常生活、普及法律知识与弘扬法治精神相结第2页共4页合,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培养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现代农民,培育依法办事、尊崇法律的社会风尚。一是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普法教育。突出地域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形成了一地一品、各具特色的可喜局面。例如,有的地区建立了法律参事制度,有的地区采取了派驻机关干部到行政村担任法制指导员的做法,还有很多地区创建了法治农家院,设立法治文化广场、法制宣传长廊、法制宣传小广播等,都收到了较好效果。二是广泛发动,积极开展大规模群众性宣传活动。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