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雪◎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分外()妖娆()风骚()莽莽()今朝()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冰封莽莽滔滔B、蜡象晴日素裹C、竞折腰文采风骚D、天娇大雕风流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惟余莽莽(只;无边无际的意思)B、稍逊风骚(指风流倜傥)C、原驰蜡象(指高原,即秦晋高原;白色)D、须晴日(等到)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5、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A、比喻B、对偶C、拟人D、夸张E、借代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③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6、按提示默写诗句。(1)词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词中描写作者想象景色的句子是:(3)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4)词中由“惜”字所统领的句子是:(5)词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7、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这些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8、请写出三句古诗词中有关“雪”的句子。(1)(2)(3)9、填空。(1)本文是一首词,“沁园春”是,“雪”是。(2)词中的“大河”指的是。“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和《楚辞》里的,它在这首词中的意思是。(3)《沁园春·雪》在表达方式上运用了、、相结合的写法。上阕描写景,有实有虚,由景生情;下阕从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抒发自己的。10、名胜古迹中的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的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2)我其仙乎吞支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奚何足算哉()◎课内欣赏阅读词的下阕,回答后面的问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1、这一段词是《沁园春·雪》的下阕,请简要划分层次并说明其大意。1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13.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14、读下面的句子,赏析加点的词。(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5、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写出一个你赞赏或熟悉的“风流人物”,并说说理由。2、雨说◎基础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禁锢()油膏()丝缕()喧()嚷田pǔ()suō()衣留zhì()yīn()哑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B、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C、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D、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3、下列诗句没有采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B、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C、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D、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4、对诗句朗读语气语调解说有误的一项()A、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期盼与渴望)B、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轻快、深情)C、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雄壮、激越)D、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活泼、欢快)5、在我国浩瀚的古诗王国中有不少描写“雨”的诗句,你能说出两句有关“雨”的诗句吗?6、“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试着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7.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