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最新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1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法则,会将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运算,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揭示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重点是运用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二)知识结构(三)教法建议1.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3.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教学设计示例一、素养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掌握法则.2.会进行运算.(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进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运算,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揭示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美育渗透点在小学算术里减法不能永远实施,学习了本节课知道减法在有理数范围内可以永远实施,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老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加教学活动.2.学生学法:探究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老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加探究新知,老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计算(口答)(1);(2)-3+(-7);(3)-10+(+3);(4)+10+(-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由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2页本章引言中的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生:10℃比-5℃高15℃.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生:10-(-5).师:如何计算呢?老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生:(+10)-(+3)=+7.师:计算:(+10)+(-3)得多少呢?生:(+10)+(-3)=+7.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10)-(+3)=+10)+(-3).(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生:可以.师:是如何转化的呢?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老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加意识,充分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2.再看一题,计算(-10)-(-3).老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生:-7即:(-7)+(-3)=-10,所以(-10)-(-3)=-7.老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生:(-10)+(+3)=-7.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10)-(-3)=(-10)+(+3).(2)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老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