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翠鸟》说课设计_1各位教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省编义务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翠鸟》。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教法学法的选择、设计的意图等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一、说教材《翠鸟》是一篇状物的课文。全文共5段,主要通过对翠鸟色彩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时机敏、敏捷的特点描写,反映了作者喜爱翠鸟的情感。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时,抓住颜色特别艳丽的特点,先总写后分述,精确地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和拟人、比喻的手法,突出了翠鸟之“翠”的静态美。在描写翠鸟的活动时,抓住“疾飞”、“叼鱼”的动作,精确地选用恰当的动词,生动描绘了翠鸟动作灵巧的特点,突出了翠鸟的动态美。通过这两方面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初步接触文中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为以后学习类同构造的篇章打下根底。读明白总分段式的课文片段,既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作为进展这项训练的首篇课文,通过它协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至关重要。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理解句子,和将句子同类归并的才能,且通过多种段式训练(时间顺序、事情开展顺序、方位顺序),为顺利地达成此训练目的奠定了特别好的根底。二、说教学目的:(一)、依照三年级的大纲要求、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我确定本课的以下教学目的:1、会认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3个字,理解18个新词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明白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怎么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详细的,并能背诵这一段。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和气相处的认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展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三、说教学重点、难点:由于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工程是“读明白总分段式的一段话”,因而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读明白总分段式的一段话”,即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怎么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详细的。又缘于在整个小学阶段看,它是初次提出对总分段式的认识,因而理解总分段式的构造及怎么样围绕总起句把分述部分写详细也就成为了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依照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纳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间隔。2、启发式讲读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划划、议议,处理重点,打破难点。3、读写结合:抓住课文的教材特点,进展仿说,为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的的达成做充分预备。(二)、说学法:1、迁移法,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总分段式的构造和构成。2、发觉法,在讲读中,让学生本人发觉咨询题,处理咨询题。五、说教学预备:1、本人设计的作业纸2、课件:翠鸟图片、录音、录像。六、教学过程设计(一)看图揭题,导入新课:1、教学一开场,利用直观教具——翠鸟生活录像片段,把翠鸟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说说鸟的名称,提醒课题。2、学生读题质疑,你想明白什么?(翠鸟的外形、住处、捕食等)3、用“就请带着你们的咨询题听听课文的录音”的导语过渡到第二环节。如此设计,一是让学生养成看到课题,考虑内容的学习和方法;二是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二)初读全文,初知课文内容:1、播放课文录音,考虑: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学生反应:外形、捉鱼、住处。2、学生本人朗读全文,提出要求:留意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做到不添字漏字。3、检查指名朗读,并有认识地请三个学生分别读翠鸟的外形部分、捉鱼部分、住处部分。4、提醒本课的教学目的:学会描写翠鸟外形的1、2两段,及1、2两段中出现的几个生字。在课的开场提出明确的目的,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三)重点学习课文1、2两段:1、教师范读1、2两段,请学生说说翠鸟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学生自由读1、2两段,质疑:你有什么地点不理解的?3、学习第一段,找出能说明翠鸟外形特点的词——小巧玲珑。4、看图说说,哪些地点看出它是小巧玲珑?5、读第一段。6、学习第二段,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