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读***总书记《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是***总书记2016年8月19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收录在《***著作选读》第一卷。这篇重要文献深刻剖析并强调了卫生健康事业的特殊性和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深刻阐明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总方针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总书记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人民健康和卫生与健康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健康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8月,***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大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号角。紧接着,从2016年10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19年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再到党的二十大,健康中国建设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经历了提出核心目标、制定重点行动、聚焦系统工程三个阶段。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在这篇重要文献中,***总书记首先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发展变化的历史沿革,并指出,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要同一定时期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例如:新中国成立伊始,***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目的是加快建设卫生防病体系,预防和消除传染病,迅速改善人民体质;在1996年召开的卫生工作大会上,党中央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这些方针在不同时期为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总书记提出新形势下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一重要论述既有传承,也有创新。“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是对长期以来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坚持和继承。“以基层为重点”,就是根据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把以农村为重点扩展到城乡整个基层,增强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就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就是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更加强调政府统筹协调的责任,更加突出依靠群众,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如***总书记指出的,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根本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持续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卫生与健康工作与其他工作有何不同?***总书记从人民的利益和党的性质出发,深刻指出:“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卫生与健康事业涉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一项极其崇高也非常特殊的事业。同时,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因此,***总书记强调,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在这篇重要文献中,***总书记强调:“政府投入要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应该主要由政府负责保障,全体人民公平获得。在此基础上,政府要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以妇幼、老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