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的基本知识•地球和地球仪的应用•地球和地球仪的探索与发现•习题与思考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总结词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详细描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旋转体,其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略大。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这些数值是经过长期大地测量和卫星轨道测量相互验证得出的。地球的赤道、两极和经纬线总结词详细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总结词: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约需24小时,这种旋转运动称为自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约需365.25天,这种旋转运动称为公转。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对地球的气候、昼夜交替、时差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详细描述: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这种旋转运动称为自转。自转的结果是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同时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不重合,导致出现四季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这种旋转运动称为公转。公转的结果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对地球的气候、昼夜交替、时差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同时,自转和公转也决定了地球的磁场和重力场分布。地球仪的结构和功能地球仪的结构地球仪的功能地球仪上的地理坐标系统经纬度的特点地理坐标的概念地理坐标的应用地球仪上的地图投影方法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分类地图投影的应用地球和地球仪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天文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地质学研究地球和地球仪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地球仪是制作地图的基础,可以用来确定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投影方式,保证地图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地球仪可以用来进行空间分析,例如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确定最短路径、分析人口分布等。地理信息查询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人们可以在地球仪上查询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地球和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旅行规划时区计算气象预报在旅行规划中,人们可以通过地球仪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通过地球仪可以直观地理解时区的划分和计算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安排国际会议或电话会议。在气象预报中,地球仪可以用来模拟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等,帮助气象学家预测天气变化。地球的探索历程古代天文学家的观察与推测地理大发现时代现代探测技术的发展地球仪的发明和发展古代地球仪的起源地球仪的改进与完善现代地球仪的数字化未来地球和地球仪的探索方向010203深海和极地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研究选择题选择题地球自转一周约23小时56分。地球自转一周约23小时59分。选择题2:关于地球公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择题010204地球公转一周约365天。地球公转一周约366天。地球公转一周约367天。地球公转一周约368天。填空题填空题1填空题2填空题3简答题简答题1简答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