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裂缝问题处理一、现场情况:88户,存在贯通裂缝问题的约50-60户,东西墙较少,南北填充墙较多,裂缝位置大都在墙体的中间部位。1、南卧室墙长4m,多数裂缝位于剪力墙和填充墙交接处。2、客厅墙裂缝多数处于施工洞口处。3、卫生间南北墙存在裂缝。4、其他墙面也存在不规则竖向裂缝二、17X楼施工情况:1、20XX年5月底主体封顶,二次结构施工在5、6月份开始施工,至9月9日砌体全部完成。因赶工期,施工单位未经有效的陈伏期(砌筑完成后最少七天)墙体上部所留填充缝宽度2--5cm,缝隙不符合标准规定(最小3cm,最大5cm)先填塞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塞木楔,木楔从单面开始填塞而且双面不对称施工,形成剪力。部分墙体填充缝填塞时与砌筑完成时间间隔很短且1/6嵌填不实。有的墙面可能存在着在抹灰的同时,边填塞细石混凝土边进行缝隙木楔加固。2、20XX年9月30日主体验收。砌筑时正直雨季,很多进场的加气块还冒着热气,就用于砌筑。进场加气块没有达到自生产出场到开始上墙砌筑不少于28天龄期的标准,砌体砂浆饱满度达不到90%的要求。墙体可能淋雨,造成因吸湿而使含水率水分过大,立即开始抹灰施工,墙体中的水分未能充分挥发完毕,就在墙体外部抹灰封闭,待交付入住,供暖及通风不良带来内部应力过大,在墙体受力干缩最薄弱处(墙体中间部位)裂缝。三、问题分析:1、进场加气块淋雨,砌筑时含水量较大,抹灰后水分难以蒸发,经过冬天的供暖后急剧干缩形成开裂。2、砌体砂浆饱满度达不到90%的要求第1页共14页2、部分加气块进场时冒热气,材料龄期不足,砌筑时几何尺寸不稳定。3、部分墙体砌筑完成后就填塞梁底沉降缝,墙体变形稳定未完成。5、梁底沉降缝先填塞的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填充木楔,工序颠倒,部分木楔间距过大。6、木楔从单面开始填塞,而且两边不对称,墙体容易承受侧向剪力形成裂缝。7、砌体完成后即抹灰,时间间隔太短。四、处理、维修措施:1、顺着裂缝剔凿出u型口,墙面口宽20mm,里面口宽5mm,深度剔进加气块5mm。将剔凿面刷水湿润,用膨胀石膏腻子填补时采用分两次向两边嵌压的方法填补,填补至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即停止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2/6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抹压并用乳胶将第一道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无纺布)粘贴牢固,待乳胶干燥再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抗裂绷带粘贴牢固。2、顺着裂缝每边宽出150mm,将抹灰层去除后补钉钢丝抗裂网,抗裂钢丝网应钉牢、抻平,重新抹灰刮腻子。五、现场维修1、材料准备。建筑膨胀石膏、腻子、锤子、凿子、橡胶硬质磙子、腻子刀、白乳胶、接缝带、建筑网格胶带(如图一所示)。图一2、在墙体裂缝处的上下两侧做出裂缝的位置记号,防止剔凿时将裂缝覆盖找不到具体位置(如图二所示)。3、顺着裂缝剔除抹灰层并剔入墙体形成凹槽(剖面图如图三所示),抹灰层外表面剔成锯齿状。3/6图二图三4、将剔凿出的凹槽面用毛刷刷水湿润,表面灰尘清理干净,第2页共14页使凹槽面充分湿润(如图四所示)。图四图五5、用膨胀石膏填充凹槽时,必须分两次分别从两边用力的抹压嵌入,使凹槽处的膨胀石膏填充密实(如图五所示),填补至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即停止4/6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最后的完成面比原墙面低5mm。。6、待石膏干燥凝固后用白乳胶粘贴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并用橡胶硬质磙子将其滚压粘贴平整,再用腻子刀将其压实。(如图六所示)。图六7、待接缝带贴完5分钟再用腻子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建筑网格胶带粘贴牢固,建筑网格胶带不得漏网格(如图七所示)。图七8、待修补处干燥后,对维修的整改墙面进行满刮腻子。永祥苑17X楼已按照此方案维修3户样板间,有17户业主拒绝维修或持5/6观望态度。按照目前现场情况,维修处理后的效果良好,此维修方案很有可行性。真正的检验效果最好是等冬季供暖期时再观察维修处理的墙面是否再次出现裂缝问题。20XX年8月26日6/6第二篇:填充墙墙面裂缝防治措施填充墙墙面裂缝防治措施填充墙墙面裂缝防治措施:1)蒸压(养)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类的墙体材料至少养护28d后方可上墙砌筑;砌块应存放在专用防护棚内,有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断裂、缺棱掉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