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年级上册语文《负荆请罪》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负荆请罪》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负荆请罪》课件1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4、通过对剧本台词的阅读品味,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板题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二、出示目标三、自学指导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集体沟通读懂的及不懂的。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四、先学(比读书、比写字)学生展开充分自学,读、说、想,老师巡视。五、后教(更正比说话)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六、全课小结(比归纳)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了解。七、当堂训练(比完成作业)(1)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板书设计:廉颇蔺相如对不住你避让要是……宽恕我过去的事别提了背荆条扔在一边跪下扶起(勇于改过)(顾全大局)为了赵国的利益六年级上册语文《负荆请罪》课件2一、教材解读: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二、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语音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不计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2、体会话剧的文本特点,排演话剧,深化语言训练。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2、整体感知剧本特点,了解每一幕的主要内容。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剧本特点1、直接板书课题,负荆请罪2、齐读课题,据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3、大家进行了预习,说说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不一样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地方。4、回忆剧本的一般特点,说说怎样阅读剧本。5、小结: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弧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据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楚故事情节,认真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文中的四字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正音:“赵、唇”是翘舌音,“廉、韩、唇”是前鼻音;“庙、卿”是后鼻音。辨析字形:惧——俱廉——庸(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三、整体感知课文1、想一想:这两幕剧奖了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小结四、学习写字1、观察字形,了解生字的比划、笔顺和结构。2、重点指导“廉”:不能丢掉“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