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解民困帮民富——白沙街道开展“民情大普查”活动纪实——白沙街道开展“民情大普查”活动纪实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白沙街道全面实行“三联一线”工作机制(三联即联系社区片区、联系企业单位、联系居民群众;一线即在一线解决问题),以群众呼声为响应点、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归宿点,坚持边查边改、立说立行、立行立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良好成效。进百姓门听民意“你们又来了。”。看到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金涛及社区干部的到访,桃源社区居民李忠德笑呵呵的说道,“家里一切都好,以后遇到啥问题再请你们来帮忙。”“三联”联出“鱼水情”。每名街居干部要联系1个社区片区、5家以上企业单位、20名以上居民群众,通过集中座谈、入户走访、电话沟通、个别谈心等形式,进百企、入千户,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并针对街居干部“四风”及社区管理、民生、维稳、创城等方面问题,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民情大普查”活动开展得如茶似火。截至目前,共走访居民群众2500多人次,收集整理社情民意300多条。“民情日记”让“家”味更浓。每位街居干部在入户时随身携带民情记录本,通过面对面交谈,随时记录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情况,让居民群众真正感觉到“家”的温暖。解百姓困办实事帮民困、解民忧,是“民情大普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街居干部在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社会稳定—1—存在的隐患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尽可能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第1页共16页在走访过程中,邻居反映家住工业中路4号1幢的王小明,被确定为精神残疾3级,病情时常发作,且无收入来源。了解到此情况后,街道组织民政部门等人员上门为其办理低保户,联系卫生服务中心长期免费为其提供精神病药,并进行联系帮扶。街道根据收集到的建议进行梳理分解,形成解决方案,同时建立“挂牌销号”和“首问”责任机制,做好对问题解决的跟踪、督办和结果反馈,真正实现群众的问题由“试试看”变成了“马上办”。截至目前,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就业、入学等实际困难50多个。比如:投资5千元在群一社区小区、主干道等安装15盏路灯,方便群众夜间出行;组织60多名人员力量清除长安路钢筋占道经营,解决桃源社区居民反映的“行路难”问题;对群二社区沿河道边进行绿化及环境整治,方便群众晚间锻炼;帮助桥西社区居民曹金泉的孩子从外地插班入学至白沙小学就读等。暖百姓心帮民富“我丈夫因省一建改制下岗并且手指残疾,有一个儿子就读于白沙小学,我们两夫妻每天起早贪黑,在东霞市场摆了个熟食摊点维持生活,由于资金欠缺,加上熟食加工的品种不多,生意不是很好,生活拮据。”家住工业中路34号2幢下岗失业人员薛梅平对到访的干部说。了解到此情况后,街道根据其实际情况协调计生办工作人员到她家里帮助申请贫困母亲幸福工程救助款1万元整,并已通过审批。该笔资金将用于其扩大经营生产,增加收入。根据收集的“民情”进行整理分类,发现很多下岗群众有自主创业的意向,并且偏向电子商务,街道立即联系区劳动就业中心、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等筹备开办电子培训班;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部分企业在扩大经营中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街道立即与相关银行召开银企对接联系会,目前已帮助厨神食品有限公司落实到贷款资金450万元,另外正在办理的有新源机械400万元、海源机械250万元。街道将此次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联帮带”活动结合第2页共16页起来,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要联系一户困难群众,重点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增收致富。对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群众在致富方面有困难的,要致力于“三个一”:提供一条致富信息,针对性地为帮扶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技术服务等支持;传授一门致富技术,推荐帮扶对象到劳动部门等参加培训,学习实用技术;帮扶一个发展项目,从实际出发,引导帮扶对象发展加工等“短、平、快”项目。截至目前,共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0多户,提供致富信息10多条,帮助解决生产困难6个。一个个实心脚步疾驰而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