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预测试题(15)·综合题 适用:全国各地 国强民富 双翼齐飞【背景材料】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猜题理由】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 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一理念转变更能彰显民生中国的真谛,国强了如何实现民富呢?这一问题一定会成为 2011 年的高考的命题重点。【原创试题】1. 材料 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就是要使“国富”与“民强”的速度相协调、相一致,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加快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水平,遏制并逐步缩小当前的城乡收入差距。(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应采取如何措施实现人们收入公平和“民富”?【答案】① 国家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②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来源:学*科*网]③ 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 政府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来源:学科网]⑤ 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抑制物价过快上涨。⑥ 政府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分配的公平。[来源:学|科|网](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从“国富”到“民富”转变的理论依据。【答案】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② 价值观导向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③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