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构桥的局部应力分析可以这样来做1)选定要做局部分析的部分,根据梁高、宽度,根据圣维南原理考虑边界效应的影响范围,多取出几个节段。比如0X块,建议取到2号块(当然考虑梁高、宽等实际情况)。2)提取相应边界上的midas计算结果,弯矩、剪力、轴力,预应力损失等等。3)按照选用的节段建立实体单元模型,将提取的midas结果施加到实体模型上。弯矩的施加可以采用顶底板的轴力差来完成。注意:主要控制的因素为两点1)钢束的有效应力2)实体单元边界上的弯矩、轴力。3)个人认为剪力的影响不是很大。先谢过楼上的回复接着问几个问题:1.比如我要模拟零号块的预应力钢束布置,除了本身就锚固在零号块外侧截面的钢束(属于0X块)外,是否也需要模拟所有穿过零号块的钢束(比如2X、3X。。。22X钢束,假如是的话,模拟的方法是不是在0X块外侧截面把这些钢束截断当成直线钢束模拟即可。(按照你所说的控制因素之一,保证是有效的预应力)2.这种局部分析是遵循圣维南原理的,你所提到的注意实体单元边界上的弯矩、轴力,就是要满足静力等效这个条件吧。但是假如剪力影响不大的话,我想求得局部实体单元的主应力,那不是就不准了吗。此外,我算的桥是一曲线连续刚构,因此在截断的截面处还有扭矩。那扭矩应该如何加在局部模型上呢。3.静力等效还好理解,应该也能实现。对于零号块而言,可以把墩也建出来,只要对墩底实施位移边界条件的约束即可。那么对于我所提到的1/4跨处截面而言,我把该截面两侧的梁段取成实体后,该局部分析模型的位移边界条件应该如何取得呢。之所以我想对1/4跨处截面进行分析,是因为该桥为曲线桥,为了减小畸变对结构的影响,不仅在墩顶处,1/4跨处截第1页共12页面也设置了横隔板。话可能比较长,但是意思应该都表达清楚了。1、可以做成直束。2、我当时做的是跨中合拢段的分析,边界条件是这样的约束跨中截面的纵桥向位移和横桥向位移,约束梁段部截面的竖向位移那么我们所施加的沿竖向的剪力就作用在了竖向的约束上,所以不起作用,呵呵,所以我说影响不大。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0X的边界条件上还是要施加剪力。3、四分之一截面的模拟方式可以参考我的跨中节段的模拟方式,至于剪力的施加可以继续讨论。1.对于水编辑所提到的跨中合拢段的边界模拟情况,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我一下想不明白。还有你这样模拟之后的计算结果如何呢。能否贴出来大家一起学习下,因为细部分析是个细致活,差之毫厘,可能谬以千里。2.四分之一截面是否可以采取这种模拟方式。墩顶方向的截面约束模拟为固定端,就是三个方向的位移全部约束住。跨中方向的截面是否应该分两种情况模拟,假如是未合拢前,就不约束,合拢后,就约束竖向位移。3.还有对于局部模型应力边界的添加,水兄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否是延伸一段梁单元,然后将对应整体分析该截面处内力提取出来加到梁元上,然后将梁元和体元利用主从约束耦合起来。4.再抛个问题。。。比如对于1/4处断面,我分别提取不同荷载工况下整体分析模型在该截面的内力施加到局部模型上。比如:最大悬臂前的几个节段浇筑、张拉;边跨合拢后、中跨合拢后等工况。这样是否可以对1/4处断面做施工节段的空间应力分析。可以那么做么。1、边界问题首先假定跨中截面的位移在纵桥向和横桥向是为0,只在竖向移动;取的局部模型的梁段只约束竖向,也就是跨中截面的位移是相对于梁格端部的相对竖向位移。第2页共12页那么这个梁段在平面内的话就相当于一个沿中轴线对称的简支梁。2、至于你提出的四分之一模型,我是这样考虑的:如果你固定靠近桥墩方向的话,那么不管合龙前还是合龙后,都不能约束考虑跨中方向的竖向位移,因为其相对于另一端(靠近桥墩方向)是有竖向位移的,这一点可以考剪力和弯矩等等来调节。3、对于局部端部模型的问题实体部分多取出两个节段,避免边界效应对你分析(关心)节段的影响就够了。没有尝试过使用梁单元,因为假如使用梁和实体连接的话,只能采用刚接,那样对于你关心的部分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只能延长一两个节段再施加梁单元,不过这样已经没有必要了,直接把边界施加在实体上就可以了。4、个人认为,只要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