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特色服务思索一、当前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五定律》中提出了图书馆学五法则:“书是为了读者用的,每一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应有其读者,节约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有机体。”根据以上法则来衡量,我们发现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1)在服务管理上,仍是惩罚多于教育,缺乏与读者进行多渠道的沟通和互动;(2)在馆藏资源利用上,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挖掘的文献资料所蕴藏的信息的深度还不够,许多文献的潜在价值并未被读者充分利用;(3)服务理念方面,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措施较少,对读者成分的分析不够细化,缺少多元化服务。二、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思想内涵所谓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主要指服务人员针对服务活动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方式,一般不通过普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而实施的一种服务方式。人性化这种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早有体现。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阮冈纳赞五法则中,有四项法则与人直接有关,是人性化思想具体化。其核心是,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生存方面相互依赖关系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人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因为服务不是僵化的条文,也不是冷漠地按章办事,而是面对活生生的读者,投入相当的情感和思考,以及相互沟通。对各种“规范”之外的需要,要给予富于人情味的关注和做出富于创造性的应对。图书馆推行人性化的服务是为了从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图书馆服务更加顺应人性,工作更具“人情味”,给读者一种亲和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学”内核、“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天人合一”的思想所第1页共4页构成的儒家人文精神,以及这种人文精神中所凝聚的实践智慧、处世方略、审美魄力和情趣等,对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与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解决当今社会各项领域中的人文困扰,这也正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所在。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图书馆员的形象、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图书馆人文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只有很好地解决图书馆服务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儒家思想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图书馆工作中敬业奉献的具体体现。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与它所倡导的君子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密切相关,而这一精神也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品格。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一个馆员都发扬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2.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儒家认为,人是天地间万物之灵,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社会价值系统是个人价值体系的扩大,而社会价值系统理所当然地能够规范和调节个人的价值体系,人既是情感化的,又是社会化的。所以应以儒家思想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思想为基础,并将其贯穿于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3.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精神就是图书馆的主人翁精神。所谓入世精神,就是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儒家文化的主流是经世致用,治国兴邦,这种入世的态度在当今社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积极的参与意识,即主人翁精神,重视和强调图书馆的主人翁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三、以人为本的特色服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又包括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所以说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无论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馆员自身的角度和读者的角度都有着深层次的服务含义。第2页共4页1.图书馆应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图书馆事业的成败在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图书馆领导者要考虑对员工的培养教育,关注其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以及发展能力的预先培养和教育。领导者要善于观察,善于引导,善于升华,与员工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