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工作总结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XX县区人民政府(2011年4月25日)首先,欢迎庆阳市财政系统的各位领导一行莅临我县指导、交流、共同学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下面我就XX县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XX县区位于XX省中部,甘、宁、蒙三省(区)交界,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白银、兰州,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辖6镇5乡,136个村民委员会,853个村民小组,县域面积5483km,耕地4.57万hm,其中:水浇地2.4万hm。总人口2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9万人。景泰历史悠久,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矿产资源富集,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旅游资源独特,有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有‘沙漠宝岛'寿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五佛沿寺石窟,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永泰龟城、明长城。盛产多种农副产品,特色产品丰富。景泰的发展潜力巨大,有黄河上游黑山峡小观音段建设大型水利枢纽的理想坝址;景泰火222电厂和风力发电厂已并网发电。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3.4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2.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4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23元。一、试点工作开展情况2010年,我县被省财政厅确定为全省42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之一。我们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效。项目共惠及11个乡镇27个村3.83万人,总投资1774.33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781万元,县第1页共5页级预算安排资金249万元,整合资金460万元,群众筹资27.49万元,筹资人数2.07万人,筹劳折资197.58万元,筹劳人数1.55万人,村集体投资4.39万元,社会捐赠50.87万元,其他资金4万元。共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28个,硬化村内道路12公里,新铺沙石路3.8公里,有效解决了8个村9000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衬砌渠道28.1公里,维修塘坝2600立方,新打机井2眼,改善了8个村8900多亩土地的灌溉条件,亩均年节水约80方,项目村人均年增收约76元;新建安全人饮工程2处,铺设管道18.3公里,解决2430人的饮水困难;建设农民文化活动场所15处1.25万平方米;植树16200株,完成村内绿化10公里;安装路灯75盏,亮化村内道路7.2公里。二、主要做法1、突出组织领导。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奖补政策的制定、乡(镇)‘一事一议'试点工作的指导以及奖补资金的分配、管理和监督;县农村减负办公室负责指导、管理、监督村民筹资筹劳工作;县农牧、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建设、广电等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奖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宣传等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单位成立了项目质量监督和财务监督小组。各部门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2、突出宣传发动。为了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进行研究,召开了一次有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11个乡镇的乡镇长、财政所长、县直部门负责人、业务人员近200余人参加的大型会议,对我县‘一事一议'工作全面进行了-3收集归档制度》等制度措施,明确了试点工作的目标、原第2页共5页则、要求以及财政奖补的对象、范围、标准和程序,规范了项目申报、建设的各个环节,保证了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工作程序设计了7张表格,全面反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流程,做到了‘七有',即:立项有报告、项目有批复、筹资筹劳有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