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科学合理安排“**”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各类土地整治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8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函〔20XX〕5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意义土地整治规划是统筹安排农村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生产建设和灾毁土地复垦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纲领性规划。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明确土地整治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有利于整合资源,合理引导资金,优化用地结构,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统筹协调农村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在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抓手作用。二、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一)总体要求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集约用地制度,围绕“耕地保护、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三大目标,以支持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促进美丽乡村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导向,实施“绿色土地整治”,有序推进农业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城镇、村庄散乱、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利用和废弃工矿地复垦、污染退化土地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二)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坚守耕地红线,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第1页共6页管护的统一。确保到20XX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79565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654**公顷以上。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剥离与利用,加快耕地质量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合理安排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2.精准扶贫原则。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的要求,结合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有针对性的安排土地整治项目,确保“**”期间为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民增收致富。3.城乡统筹原则。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活动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4.多规协调原则。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整治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在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上做到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业规划、林业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5.民主决策原则。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扎实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多渠道听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意见,加强对主要指标、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三、规划期限与基础数据以20XX年为规划基数,20XX年为规划期。规划数据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20XX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最新年度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调查评价成果、可利用未利用土地调查成果、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等相关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规划及有关部门最新统计数据和资料进行编制。第2页共6页四、工作任务将省市下达的各项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落实到项目,提出我县各类土地整治工程措施,明确项目实施时序。(一)总结评价上一轮规划。认真总结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经验,客观评价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研判“**”时期土地整治新任务、新要求,提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