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中师大一附中2011届高三年级文科综合练习(七)考试时限: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图回答1~3题。21.据图分析,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地震B.滑坡C.火山喷发D.洪涝灾害2.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B.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C.只有堰塞体发生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3.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回答4~5题。4.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5.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原因可能是乙地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B.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读某海平面天气系统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汇处,回答6~7题。6.下面对锋面L1、L2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冷锋、冷锋B.冷锋、暖锋C.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7.据图分析,此时可能出现明显降水天气的地区是A.山东半岛B.东海海面C.韩国南部D.华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8~9题。38.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①农业科技先进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机械化程度高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①、c—④、d—③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C.消费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先进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表1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读图和表,回答10~11题。10.该地的纬度为A.3°26′NB.10°NC.20°ND.23°26′N11.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在年内出现频率次为A.1B.2C.3D.412.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4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A.隋朝、唐朝、唐朝B.唐朝、唐朝、北宋C.隋朝、唐朝、明朝D.隋朝、唐朝、北宋13.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表明青铜铸造A.工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B.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C.主要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D.随着商朝灭亡而衰落14.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一直证明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古代史上同中国有过密切交流的文明区域先后排列顺序是A.阿拉伯—大秦—东非—印度B.大秦—印度—阿拉伯—东非C.印度—阿拉伯—大秦—东非D.东非—印度—阿拉伯—大秦15.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中,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16.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C.从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