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育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具:教学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竞赛激趣,提出猜想(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第一小题,右边的两组做第二小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7×28+7×727×(28+72)(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右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吗?)这两道题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7×28+7×72=7×(28+7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命名猜想。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就先将他的这个发现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是否也成立。2、商场“五一”进行让利大折扣,王老师趁这机会去为参加校园歌手竞赛的五位同学选择服装,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1)看到这幅图画,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想提什么问题?(2)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吗?(3)学生独立列式,老师巡视(4)沟通反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计算板书:65×5+45×5(65+45)×5(5)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3、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把自己举出的例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举三个例子)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2)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与结果不一样的例子?能不能举一个这样的反例。(3)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同学,恭喜你!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4)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用字母表示:〔a+b〕×c=a×c+b×c用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各乘第三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求和。(5)大屏幕出示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总结,学生齐读。三、探究进展,应用规律(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那么它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呢?(板书:应用)(学生举例说)(2)对,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桌合作讨论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题。(8+4)×2534×72+34×28(完后让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这两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四、巩固内化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报,全班共同校对。明确: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第1题和第2题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自己推断。然后请生说说推断的依据。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每位学生都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板演。明确:这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符合什么规律?小结:通过长方形周长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也说明了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乘法分配律我们早已不自觉地在运用了。4、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各自按运算顺序计算,指定两人板演,共同订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问: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哪一题的计算比较简便?小结:有时是先乘再求和比较简便,有时是先求两数的和再乘比较简便,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对待。五、总结回顾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应用。教学过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