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除氧系统系统概述主给水系统是指除氧器与锅炉省煤器之间的设备、管路及附件等。其主要作用是在机组各种负荷下,对主给水进行除氧、升压和加热,为锅炉省煤器提供数量和质量都满足要求的给水。整个过程从除氧器水箱开始,在其中经过加热、除氧的给水经前置泵和给水泵升压,再由三台高压加热器(双列布置)加热,最后通过给水操作台送至锅炉省煤器进口集箱。此外,给水系统分别向各级过热器、再热器和吹灰系统提供减温水。本期两台机组的主给水系统见下图。主要包括有一台内置式无头除氧器、两台汽动给水泵、两台前置水泵、三台高压加热器、给水泵的最小流量控制装置、以及各种用途的减温水管道及管道附件等。主给水系统的主要流程为:除氧器水箱→前置泵→流量测量装置→给水泵→#3高压加热器→#2高压加热器→#1高压加热器→流量测量装置→给水操作台→省煤器进口集箱。电动给水泵M汽泵前置泵BM除氧器M汽泵前置泵A清洗接头汽动给水泵B汽动给水泵A至放水母管化学清洗接头取样联氨管道供氨管道1A高压加热器至有压放水MMM2A高压加热器至有压放水3A高压加热器至无压放水至有压放水M至有压放水至锅炉省煤器1B高压加热器至有压放水MMM2B高压加热器至有压放水3B高压加热器至无压放水M至再热器减温水M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M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M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MMM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至有压放水M至放水母管M至放水母管M至有压放水给水系统图除氧器的运行与调节除氧器的投运。为了在机组启动前,使除氧器水箱中的化学除盐水能被均匀迅速地加热并除氧,缩短启动时间,除氧器配置两根再沸腾管。启动除氧器时,先启动凝结水泵或凝补水泵向除氧器上水至正常水位,打开除氧器的排气阀,然后启动前置泵打循环并投入辅汽(可以投入再沸腾管以加快加热速度,给水允许最大温升速度为42℃/h),将水加热至锅炉上水需要的温度。锅炉上水完成后将辅助蒸汽供汽调节投入自动,保持除氧器压力稳定。在加热期间,应注意控制除氧器的温升率在规定的范围内(﹤1.5/min,℃水温100)℃,同时注意监视除氧器压力、水位和溶氧量。除氧器在启动初期和低负荷下采用定压运行方式,由辅助蒸汽联箱来的蒸汽来维持除氧器定压运行。当4段抽汽来的蒸汽压力高于除氧器定压运行压力(0.14MPa)一定值时,4段抽汽至除氧器的供汽电动阀自动打开,除氧器压力随4段压力升高而升高,除氧器进入滑压运行阶段。机组正常运行时,当4段抽汽压力降至无法维持除氧器的最低压力时,自动投入辅助蒸汽供汽,维持除氧器压力。除氧器的水位和压力的调节与保护。除氧器按滑压运行设计,当机组负荷变化时,给水流量亦随之而发生变化,经过喷嘴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将自动调节喷嘴阀瓣开度大小,使喷出的水膜保持最佳状态.水箱水位的调节:由差压平衡容器发出水位高低信号,通过自动仪表控制进水调节阀的开度,改变给水进水量。如果给水和其他疏水等流量不正常并超过调节阀控制范围而导致水箱水位持续上升,达到溢流水位时,应自动打开溢流电动截止阀,将水箱内过量的水放掉,以免造成满水时水从加热汽管道流向汽机。当水位降至稍低于正常水位时,自动关闭溢流电动截止阀,除氧器的水位可通过就地磁浮式翻板水位计现场观察,亦可在集控室内通过水位显示仪进行监视。当水位达到高水位,溢流水位、最高水位及降低至低水位,最低水位时,显示仪将向运行人员发出声光信号报警。给水泵组机组的给水泵组由二套容量为50%汽动泵组组成。其中汽动泵为经常运行,电动泵为备用。为防止给水泵的汽蚀,汽动泵配有前置泵,汽动泵的前置泵由前置泵电机单独驱动,给水泵由专门的小型汽轮机驱动。前置泵和给水泵均采用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日本)制造的产品。给水泵组的动力装置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汽轮机(日本技术)。汽动泵前置泵日本东芝制造的电动机。给水泵调节与控制给水控制的目的是控制总给水流量,以满足锅炉输入的要求,总给水流量在省煤器入口测量。给水流量指令:由锅炉输入指令(BID)产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