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打击医疗保险欺诈行为自检自查时下,社会欺诈行为泛滥横流,祸及众多。从欺诈主体上看,涉及到各行各业;从欺诈内容上看,从骗钱骗物骗色到骗吃骗喝骗抽;从欺诈对象上看,从爹娘姊妹亲朋好友到熟人生人。有人形容:睁眼一看,中国一“骗”。骗得一些人倾家荡产、走头无路,甚至铤而走险。人与人之间因怕受骗而失去信任。早上出门,家人叮嘱:不怕你遭遇抢劫、杀人,就怕你上当受骗。因为,公开的抢劫、杀人于法不容,温柔的欺骗可逍遥法外。一个拥有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国度,一个经济在世界排列第二的强国,一个未来发展势头强劲的“金砖”国家,为何如此快速地沦为了一个无时不骗,无处不骗,欺诈横流的国家。一个欺诈横流的社会,是一个人人自危而冷漠的社会,进而将逐渐放大到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不信任。社会欺诈横流,将动摇社会基础,腐烂社会肌体,危及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因此,从严打击欺诈行为,构建诚信社会,已刻不容缓。一、防不胜防的种种欺诈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欺诈行为,在不同领域、行业、人群,到处皆有;欺诈手法也多种多样,真让人难辨真假,大有中国已是一个诚信危机、欺诈横流的国度之感。1.打着为民的旗号,带头强权欺诈。一些基层党政,为追逐政绩或花钱无束,推行负债“战略”,大搞超财力的形象工程或公共设施建设,大手笔改善所谓公共福利,造成财政亏空,负债累累。在这种公共负债的背后,派生出政府拖欠业主工程款——业主拖欠材料款和民工工资款的负债链条。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各级政府负债高达数万亿元之多,而且负债仍有上升趋势。有的乡镇、区县偿清债务,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遥遥无期。更为可恶的是,一些基层党政,明知到期不能偿清债务,但仍然“拍胸口”,硬着头皮上项目、改善福利,事实上构成故意欺诈行为。全国类似现象恐怕比比皆是。基层党政带头欺诈,无疑给社会树立了欺诈“榜样”,于是社会各行各业,各种群体纷纷效仿,并“开拓创新”。第1页共7页2.一些上市公司,不追求业绩,变着戏法欺骗股民。据业内人士透露,全国在上亿股民中赚钱的不到1—3%,保本的不到20%,绝大多数股民亏本,有的甚至血本无归。XX市民何诗贤,九十年代在成都开餐馆、办印刷厂,积蓄达60万元之多。从九十年代中期进入股市,不到十年时间,60多万元神话般地缩水到仅20万元。最后只有卖房、卖车、卖厂去广东打工谋生。全国像何诗贤一样辛苦数年,省吃俭用赚来的财富在股市上打了“水漂”的又有多少。难怪有人惊呼:“中国的股市,实质上是披着合法外衣的诈骗、抢劫。”3.一些黑心厂商,制售“假、冒、伪、劣、毒”产品,欺骗消费者。从“地沟油”流回餐桌,到毒海带、毒豆芽进入厨房;从“三鹿毒奶粉”灌进成千上万花朵的腹中,到“皮革奶”、染色馒头的上市;从苏丹红,瘦肉精的粉墨登场,到河南的“健美猪”、重庆的“化妆猪”站了起来;从制售高档进口假药到包装物的毒胶囊;从最朴实农民的疏菜种植和牲畜养殖的“两分法”,到食品加工厂商自己做的自己不吃等等,“前赴后继”,此起彼伏。有人说,当今中国所售食品、药品,不吃要饿死、病死,吃了要早死、毒死,到头只有气死、憋死。如此观之,中国的商场已沦为黑心厂商的“骗场”、消费者的“坑场”。4.组织严密,分工具体,进行传销欺诈。一些人,打着产销直接对接、节约卖场成本的幌子,对所谓国际、国内名牌产品,尤其是治病、长寿、美容、保健产品进行传销,骗人钱财。采取亲朋引路、统一集中、身份证件统一保管、限制自由的办法,逼其入伙;采取参加人员交纳昂贵的培训费用,进行宗教式封闭培训的办法,骗取钱财;采取以购买、售出产品数量、金额的多少来确定圈内人员在团队里的职位、工薪,鼓励大创“业绩,”将入伙人员套紧套牢;采取上线将产品卖给下线、下线又将产品卖给下线……层层出售产品,发展下线办法,构建欺诈链条。不少人为此倾其家财,换回国家禁销或仿冒、伪劣、过期产品。不少消费者神不知、鬼不觉地上当受骗。5.虚设建设项目,许诺高额回报,组识团伙进行欺诈。一些人,专门以亲朋好友为对象,搞貌似传销的金融诈骗。他们第2页共7页虚设投资项目,伪造国务院、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