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生_逃课_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VIP免费

大学生_逃课_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_第1页
1/5
大学生_逃课_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_第2页
2/5
大学生_逃课_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_第3页
3/5
中国青年研究→08/200584社会综合版大学生“逃课”在各个高校里已成普遍现象,不仅自由选修课缺课严重,限定选修课、学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有资料(《解放日报》2001年12月、《河北日报》2002年5月)显示,大学里的基础课逃课率一般在25%左右,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的逃课率有时竟达到50%以上。笔者在大学生中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情况:在1995名被抽样调查的大学生中(男897人、女1098人),有25.53%的人表示经常缺课,有70.85%有时缺课,仅3.62%的大学生表示从未缺课。大学生逃课现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许多高校以加强学风建设的名义采取了各种方式和手段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收效甚微,甚至引起了学生的不满。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心理活动的规律又如何?采取何种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拟就以上这些问题作初浅的探讨。根据我们对问卷调查、座谈讨论、个别访问等途径收集到的资料数据的分析,大学生缺课的原因主要有:1.教育体制的缺陷现行教育体制束缚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培养模式虽有某些改革,但大多数的高校基本上仍然沿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学生作为原来存在着个性差异的“原料”,通过学校“加工制造”后,成为规格相同的“标准件”,然后准许毕业。这种教育方式造成大学毕业生专业能力不强,缺乏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要求个性解放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一种“天然”要求,但是,他们又没办法有效地改变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他们苦闷、彷徨,以致用逃课这种方式来满足他们发展个性的要求。一项“大学生逃课都去了哪里?”的调查似乎可以说明这个情况:调查显示,47%逃课的同学在图书馆(或其它场所)自习(或从事校园文化活动),16%的逃课同学在上网,11%的同学忙着找工作(或外出搞"社会实践"、勤工助学、或处理个人的其它事务),20%的同学忙着准备考研究生(或备考其它证书),而真正因为贪睡、贪玩游戏而逃课的只占6%。2.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以及师生关系等对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投入教学的精力不够,自身既缺乏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不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缺少吸引力;有的教师上课的形式太死板,采用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之类的陈旧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变成了抄笔记的机器,大大束缚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致使学生上课时感到“没劲”、“没意思”;有的教师上课用的是多年不变的讲义,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学生感到上课收益太少,还不如自己看书,教科书又太陈旧,学得很没劲。大学生“逃课”的□陈刚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大学生逃课原因的实证研究校园生活XiaoYuanShengHuo中国青年研究→08/200585调查显示:有28.7%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差,没有学到东西;27.8%的学生认为课程乏味,脱离实际;20.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信息量太少;7.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太容易,自学也可以掌握。3.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特别是学习动机、个人兴趣等对大学生的缺课有很大的影响。现行中学教育体制中,应试教育仍占据主导地位,一切学习围绕着考试、升学这个中心,升学成为许多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和动力。学生一旦升入大学,原来支撑其努力学习的动力自然消失了,而新的目标又没有及时树立起来,这就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甚至毫无目标,学习上松懈下来,思想上没有寄托,自然就少不了逃课。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与其认知有关,不少学生认为考试与上不上课关系不大,那些不上课考试照样能通过的课就不想去听,认为自己在图书馆或宿舍看书收获更大。4.专业与课程的喜好不少大学生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更加愿意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面发展,所以经常选择逃课。在现行招生体制下,学生一旦被某校某专业录取,想转校、转专业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然而学生在上大学前,不可能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学生_逃课_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