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接头1热轧钢筋的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1接头应采用闪光对接焊或电弧焊连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为28~32mm带肋钢筋,可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2.2拉杆中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均应采用焊接接头。2.3仅在确无条件施行焊接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2.4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钢筋间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mm(竖向)和45mm(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搭接接头的设置,在任何截面内都应与邻近的钢筋保持适当距离,并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2.5跨度大于10m的梁不得采用搭接接头。2.6赶紧接头类型应符合规范规定。2对于钢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参数、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等要求,凡规范规定的,均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的有关规定。3冬期钢筋的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钢筋应提前运入车间,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在困难条件下,对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钢筋,闪光对焊的环境气温可适当降低,最低不应低于-10℃。冬期电弧焊接时,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4采用闪光对焊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4.1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焊接,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4.2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做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4.3每个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4.3.1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4.3.2钢筋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4.3.3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4.3.4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剔出重焊后方可提交二次验收。4.4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按一批计),从中切取6个试件,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验。4.5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并至少应有两个试件断于焊缝以外,且呈塑性断裂。3个拉力试件中,当有1个抗拉强度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或者有2个试件在焊缝处或热影响区(按接头每边0.75d计算)脆性断裂时,应另取两倍数量(6个)的接头试件重做试验。复试中当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或有3个试件在焊缝处或热影响区脆性断裂时,则该批对焊接头应判为不合格。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闪光对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应全部断于焊缝之外,呈延性断裂。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从成品中再切取3个试件进行复验。当复验结果仍有一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4.6对焊接头的冷弯试验可用万能试验机、钢筋弯曲机或人工弯曲进行,芯棒直径应符合下表规定。冷弯试验时,应将接头内侧的毛刺、卷边削平,焊接点应低于弯曲中心,绕芯棒弯曲至90°。对焊接头冷弯试验的芯棒直径表钢筋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芯棒直径2d4d5d7d注:1、d为钢筋直径(mm);2、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芯棒直径应增加1d。当试件经冷弯后,在弯曲背面不出现裂缝,可判为冷弯试验合格。当3个冷弯试验中有1个试件不合格,应另取6个试件重做试验。当复试中仍有1个不合格时,则该批对焊接头应判为不合格。5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棒条电弧焊条时,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5.1搭接接头的长度、棒条的长度和焊缝的总长度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5.2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5.3棒条电弧焊的棒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当采用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作棒条,且被焊钢筋与棒条钢筋均为Ⅰ级钢筋时,两棒条钢筋的直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