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学习雷锋回乡见闻VIP免费

2024年学习雷锋回乡见闻_第1页
1/10
2024年学习雷锋回乡见闻_第2页
2/10
学习雷锋,回乡见闻第一篇:学习雷锋,回乡见闻回乡见闻“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时常在我耳边响起。细细的,慢慢的,品味着那书中带给我的启示和感触。雷锋出生在1940年简家村的一个冬天里,他一生从事革命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民,他曾经在日记里写着: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这个熟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将不断被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保尔·柯察金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说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生命只有一次,虽然雷锋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但是却在天空划出了一道绚丽的光辉。雷锋同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汽车兵,然而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他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表现出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广阔胸怀和高尚情操。雷锋同志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在人生富有意义的转折中,他毅然选择了正义,选择了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雷锋热忠于党、热忠于祖国、热忠于社会主义,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我觉得他一生最突出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毫无损人利己之心、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借鉴.今年是第50个学雷锋纪念日,县里开展了学习雷锋,弘扬福建精神的活动,家乡的人都积极投入此次活动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扬雷锋的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爱国主义作为青年始第1页共10页终高举的旗帜;“爱国爱乡”,投身家乡建设,以我灿烂之青春,勇担发展之使命。家乡的发展日益兴旺,作为一个永定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更加富饶,家乡的明天更加美丽。不管你是身家百万的富翁还是普通的劳动人民都用自己的行动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永定。“……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者你生活的岗位位上。……”这是出现在雷锋日记中的一小段,从中我读懂了雷峰对人生的态度是多么的积极和充满阳光。向雷锋同志学习,实践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海纳百川”,在博学中成长成才,为海西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坐落在凤凰山麓的永定一中,是莘莘学子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每天伴着微亮的日光传出的朗朗书声,每天夜里教师里通明的灯光下,是永定学子刻苦奋斗的身影。十二载春秋,十二载风雨,为的就是心中那不灭的理想,为了踏入更高的学府接受更多的知识,将来成为一名有用之人,为祖国为家乡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博学多才,海纳百川的理想在这里起航。雷锋是一座永不朽的丰碑矗立在我的心中,矗立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朴实的话语充分反映了一个革命战士一切服从党安排,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的共产主义崇高品质。伟大出自平凡,崇高寓于平凡。向雷锋同志学习,传承雷锋的奉献精神,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热情好客是土楼人家的代名词,无论你是来自何方的游客,在这里我们都会以最热情的方式,最甜美的微笑迎接你。我们热情的给外地的游客带路,热心公益,大力宣传土楼。今年8月10日,在土楼当地政府及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中国-澳大利亚国际旅游小姐决赛在振成楼顺利落幕。当年迈的老人摔倒在地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有人上前扶住;当公交车上出现偷窃时,会有见义勇为的人出来制止。像雷锋同志学习,第2页共10页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学习雷锋回乡见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