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认识一下这些树朋友吧。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做到一准五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在读课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谁读得通顺。3、小声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出现的树宝宝,用喜爱的符号标出来。三、读认生字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2、去掉拼音检查。3、观察梧、桐、枫、松、柏、桦、杉、桂有什么相似点。他们都是“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4、书写指导“枫”指导顺序:1、笔顺。2、压线。3、起笔。5.沟通识记其他生字沟通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四、指导朗读课文1、看图识树朗读。(1)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2)课件出示图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方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方句说说它的特点。(3)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4)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5)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6)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7)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银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义。是指这种树古老而又稀少。下载后可任意编辑(8)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金桂开花满院香。理解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特点。2、表演读课文。五、我是小诗人。柳条弯弯____桃树花开____银杏叶儿____六、拓展延伸:请小诗人们课下收集更多树宝宝的知识,写一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反思一《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优点之处: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育孩子的想象能力。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加学习的全过程。不足之处:时间设计不合理,读课文占用了书写的时间,导致书写时间过少。改进措施:在备课时,在多关注一下备学生,减少一位学生的原因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反思二《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优点: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育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加学习的全过程。不足之处:《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但是效果欠佳。改进措施: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应根据课前预设去做,这样的话,学生识字兴趣浓厚,大大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