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本管理下小学管理之探索【摘要】学校管理应在坚持推行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在开发师德潜能基础上深入落实教学中心的地位;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创办特色学校。常规管理应注重日常,贵在长久,使教学常规逐渐内化为一种规范的行为、活化为一种教学的风范,深化为立校的基石。【关键词】人本管理;学校管理;小学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它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而人本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曾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西方世界,目前正兴盛于东方的一种管理文化,其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学校管理倡导人本管理着眼点在于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21世纪的今天,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关键因素,适当有效的激励能够鼓励教师高效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管理目标。1.小学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从人性出发来分析、考察人类社会中任何有组织的活动,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这就是所谓的“人本管理”。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一切手段和方法必须围绕人的因素展开,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树立一切活动以人为中心,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最高宗旨和终极目标。遵循人性,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的调用和科学的搭配,营造一个良好的、人人能够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际、人文环境并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使管理对象在明确学校目标和自身职能的同时,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管理促发展,管理出效益,管理育人才”已经成为各学校办学经验的基本总结。学校管理应在坚持推行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在开发师德潜能基础上深入落实教学中心的地位;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创办特色学校。常规管理应注重日常,贵在长久,使教学常规逐渐内化为一种规范的行为、活化为一种教学的风范,深化为立校的基石。2.小学人本管理的实施2.1推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论语·子路》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1句话的意思是说仲弓做鲁国的权臣管事时,来问从政的原则。孔子告诉他:“先有司”,意思是说要重视每个人的权职,要制度化;要对下属“赦小过”;并且要能够“举贤才”。联系到学校管理,就要求管理者依法治校,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要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做学校的主人,要集思广益,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的权利。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员工奖惩办法等,都要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这样才能发挥民主,激发教职工主人翁精神意识,才能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现代管理思想是把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重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财、人与物等关系,尽量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①。所以学校管理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即“人本”管理。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因而,学校管理应该以人为本,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要针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分层的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学校要千方百计大力促进教师的发展。能否提高教师的整体,打造出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并使每一位教师能有长足的发展,这其中折射出校长管理艺术的高低和管理能力的大小。在培养教师方面,可以倾斜优秀教师,让一部分教师先“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