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意见书围场县四合永镇掌字村姜冠军75263641、医疗机构取得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诊疗活动。2、严格按照执业地点、执业范围、执业类别进行诊疗活动。3、对无能力、无条件诊治的病人及时转诊。4、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不符的医学证明。5、不得超范围从业和使用基本目录以外的药品。6、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成立疫情报告领导小组,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7、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大力宣传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发现相关病例及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并督促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执行传染病日报、零报制度及预检分诊制度并对相关传染病主动搜索。8、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对购进的消毒剂与消毒器械应索取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及卫生部颁发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并及时进行登记相关项目存档备查。9、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收集、包装、销毁并留有记录。设立医疗废物暂时存放设施,并有明显标示。暂存设施应远离医疗、食品加工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有严密的封闭措施,专人管理。医疗废物存放不得超过2天。10、执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各项制度,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并有公式,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品专架存放,并有明显表示。对过期失效药品必须下架单独集中存放,定期销毁,不得继续销售。所售药品必须进行价格公示,制作价格标签,做到公开透明。村卫生室必须从乡镇卫生院调拨药品,不允许私自采购。11、严格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进行诊疗活动。第1页共6页第二篇: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意见书(定稿)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意见书一、管理制度1、应当设置监控部门或转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2、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3、制定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采取的应急方案。4、进行医疗废物处置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卫生的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的培训。5、建立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报告制度等。二、医疗废物收集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2、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3、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4、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5、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第2页共6页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6、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7、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8、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9、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10、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11、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112、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三、医疗废物运送1、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