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班语言《江南》教案大班语言《江南》教案大班语言《江南》教案1活动目标:1、在嬉戏中理解、观赏古诗,学习古诗。2、引导幼儿细致视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能简洁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第1页共17页活动打算:小鱼头饰,用幼儿自画自剪的小鱼及很多莲叶布置成“莲池”的场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活动过程:1.仿照小鱼游来游去,心情开心地参加嬉戏。幼儿扮演小鱼,在音乐声中自由、欢快地嬉戏。2.参加情境表演,在嬉戏中感受并尝试理解古诗中的词句。(1)观赏“莲池”场景,体验首句:江南可采莲。老师用幼儿自画自剪的小鱼及很多莲叶布置成“莲池”的场景,第2页共17页并为幼儿简洁介绍江南美景,同时温柔地朗诵首句“江南可采莲”,请幼儿观赏。(2)“小鱼们"观赏“莲池”中的莲叶,感受莲叶茂密的样子,体验其次句:莲叶何田田。老师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莲池”中的莲叶,激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3)“小鱼”们在莲叶中间嬉戏,体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引导语:可爱的小鱼们,让我们一起在这碧绿的莲池中游来游去自由地嬉戏吧。第3页共17页(4)听指令,做嬉戏。分别出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请小鱼们在方向盘的指示下向四个方向嬉戏,体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3.完整地观赏、学习古诗。(1)在音乐声中,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请幼儿观赏。(2)师幼共同朗诵古诗。活动反思:今日的课堂上,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读这首诗,你望见了第4页共17页什么?原本以为这个问题会有些难度,可没想到孩子们尽然也能够绘声绘色地描绘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并且也很贴切诗歌的内容。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谈谈:你最喜爱什么?大多数的孩子都对文中的小鱼很感爱好,于是,老师便就势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最终五行,感受鱼儿在水中游戏的欢乐,指导学生的朗读。紧接着再结合书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莲叶何田田”的漂亮景色并指导第一句的朗读。最终,老师又用生动详细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诗歌描绘的漂亮的景象,再顺势指导学生朗读全诗。1.古诗的语言比较精练,有些词句对孩子来说,并不简单理解,第5页共17页所以在教学时,肯定要能把握教学“度”。现在,老师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更要学会设定适合学生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切不行“拔苗助长”。2.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肯定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运用详细生动的语言,并结合诗文中详细可感知的意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3.教学时,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次教学中指导朗读时,老师采纳了“和老师比一比”的方法,结果发觉孩子的主动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课堂气氛异样活跃,学生在练习朗读第6页共17页时表现得特别仔细。大班语言《江南》教案2活动意图:《汉乐府·江南》一首汉代乐府诗,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快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美丽隽永的意境,清爽明快的格调,勾画了一幅明丽奇妙的图画。领会采莲人内心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江南美景的酷爱。活动目标:第7页共17页1.学古诗《汉乐府·江南》,理解“可采莲”、“何田田”、“东西南北”诗句。2.诵读古诗,感受古诗韵律之美。3.喜爱诗中美景,激发对江南美景的酷爱。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加探讨。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揣测与想象。活动打算:1.古诗《江南》课件。2.自制教学挂图。第8页共17页3.表演道具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荷塘美景。1.第一幅画面,理解诗词“何田田”。看到了什么漂亮的景象?2.观赏其次幅画面,理解诗词“可采莲”。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引来了谁?你见过采莲吗?3.观赏第三幅画面。还引来了……?鱼儿在干什么?第9页共17页(二)学习诗歌,用多种形式诵读。1.老师诵读诗歌。有位诗人把这江南荷塘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2.介绍作者,理解诗句中“东、西、南、北”。3.多形式诵读方法除了集体朗诵还可以怎样来朗诵?一起试一试。(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