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岗位标准措施与质量指标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试行)》的通知各临床医技科室:为保证和持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医疗质量管理逐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医疗安全,根据《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XX年版)》要求,现将我院《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六日1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试行)为保证和持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医疗质量管理逐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本标准与措施:一、手术系列科室标准:1、诊断治疗符合“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2、病人住院诊断准确率、治愈率符合医疗规定标准,并合理用药(住院药品费用≤48%)。3、住院时间符合有关规定时限,如平均住院日≤18天,择期手术术前住院日≤3天等。4、抗菌药物等临床使用符合相关规定。5、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6、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7、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8、病历质量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执行9、甲级病历≥95%,无丙级病历。10、消毒灭菌按照“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措施:1、严格执行“临床技术诊疗操作规范和流程”。第1页共11页2、积极行术前检查,选择最佳、最快,最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方式。3、严格执行医院择期手术管理制度,时限3天内,疑难危重病员及时会诊讨论,报告相关部门和院领导。4、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5、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登记报告制度、患者转诊制度,不得瞒报、漏报、迟报。6、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承担辖区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7、加强医患沟通,充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尊重患者人格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将病情诊断、特殊贵重仪器检查、特殊治疗、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等详细情况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让其同意、签字;8、按规范书写病历,及时、认真,字迹清楚,内容完整,科主任实施动态管理,最后审查签字;9、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出现医疗纠纷,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二、非手术系列科室标准:1、诊断治疗符合“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2、住院病人确诊时限、诊断准确率、治愈率、好转率、无效及死亡率均应符合医疗规定标准;3、尽力缩短诊治时间,做到诊治及时;4、抗菌药物等临床使用符合相关规定。5、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6、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7、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95%以上;8、病历及相关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病历甲级率≥95%,无丙级病历。措施:第2页共11页1、严格执行“临床技术诊疗操作规范和流程”。2、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并及时诊治:入院即完成首次病程记录;24小时内完成病历及一般辅助检查;48小时内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记3录;3日内确诊(以上执行中特殊情况除外)。绝不允许拖延诊治时间;保证诊治质量:严格按照医疗诊治程序,合理检查、及时诊断,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力求提高诊断准确率、治愈率、好转率,降低无效率和死亡率;3、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认真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尊重患者人格权、知情同意权、选择权、隐私权,让病人对诊治情况、特殊检查治疗、费用标准详细了解,让其同意、签字为准;4、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5、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登记报告制度、患者转诊制度,不得瞒报、漏报、迟报。6、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承担辖区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7、病历书写及时,表述准确,内容齐全,书写工整,不断提高甲级病历率;8、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出现医疗纠纷,按照医院相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