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理想照亮未来学生心得体会央视《开学第一课》志向照亮将来学生心得体会650字(精选7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应当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央视《开学第一课》志向照亮将来学生心得体会650字(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央视《开学第一课》志向照亮将来学生心得体会19月1日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是充溢欢声笑语的一天,也是我第1页共22页们踏上新征程的第一天,现在的我们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嘉宾有立志用学问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化变更大山女孩命运的校长张桂梅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他们用榜样的力气激励着我们坚决志向、发愤图强。志向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志向是革命先烈们不屈的意志,是多数共产党员用生命去追求的将来,即便道路艰难,但是他们从未曾放弃,《开学第一课》第一篇章以“志向是火,点燃革命热第2页共22页血”为主题,从一本距今已有101年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绽开故事讲解并描述。正是这本已经微微泛黄,仅有56页的小册子,指引着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等早期共产党人探究救国救民之路,更点燃了百年来多数革命志士追求志向与信仰之火。志向也是传承,作为革命烈士李大钊先生的后代,李宏塔、李亚中更是继承了祖父的精神,一心一意的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作为一名党员的该有样子。李大钊先生牺牲时,仅给家里留下一块大洋,“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华蜜……”这是李大钊在105年前的9月1第3页共22页日发表在《新青年》上《青春》一文的内容。李宏塔表示祖父留给他们最宝贵的是精神财宝,“我们的权力,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红色信仰的传承。“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李宏塔常常用这副对联自勉,并以此教化子女,决心把李大钊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踏着先辈们的脚印接着往前走。祖国的强大靠的不仅是革命先辈的努力,还须要我们这群充溢志向的“后浪”来接着建设,牢记历史,把珍贵的中国人精神弘扬下去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担当起祖国发展的重任!第4页共22页央视《开学第一课》志向照亮将来学生心得体会2今日是开学的一天,我们的语文班主任组织了全体同学观看了中心电视台主办的节目——《开学第一课》。这可是我心心惦念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在八点就准时开播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将如我们引入了开场,接下来便是主持人向全国的同学们问好,随着节目的深化和主持人的讲解,我看得兴致勃勃。然而时过得飞速,不知不觉中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接近尾声了,但我还沉醉在其中,这次的开学一课给我带来了很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主持人的致辞还是节目中给我们呈现的画面,都让人震撼。第5页共22页在1921,我们的国家只能被其他国家欺压,侵略。但到了2022,时隔100年,正如康辉所说,我们的国家,从跟上时代的脚步,到领引这个时代。随后出现了许多感人的'画面,随着主持人一步步深化说明,我的眼睛不知不觉流出眼泪。在这个节目中,我还听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陈独秀找到了29岁的陈望道,想让他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3月,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破陋的柴房里,陈望道用凳子、铺板支起临时写字台,起先翻译。山区寒气逼人,陈道望的母亲第6页共22页心疼儿子,煮了两个粽子,配上一碟红糖,嘱咐儿子趁热吃。陈望道聚精会神,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了。母亲好气又好笑,问道:“吃完啦,红糖甜不甜呀?”儿子浑然不觉,头也不抬地说:“甜,真甜!”就这样,陈望道怀着一颗爱国的心,翻译出了《共产党宣言》。同时看着祖国日渐强大,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先辈们的功劳,而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学习,增加自身的学问,随之好好的报答祖国的栽培,我为中国感到傲慢,祝福中国越来盛世!第7页共22页央视《开学第一课》志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