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工作者优秀个人事迹材料材料一组织把疫情防控的重任交给我们,我知道这任务是危险的,但也是光荣的,既然我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责无旁贷、义务反顾,20XX年1月20日10时,医院紧急召开会议,安排史小霞同志兼任发热门诊护士长时,史小霞是这样表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个新的传染病,疾病刚开始时大家对它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尤其在预防和治疗上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当时她深感责任和压力巨大,那个中午她没有下班回家,而是利用吃饭和休息的时间认真细致的梳理即将开展的工作,她对新增预检分诊台及发热门诊的人员进行了规划,领取了防疫物资,清理了工作区域的卫生。当天下午,她又负责培训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人员防护措施、就诊、登记流程及消毒等方面的知识。就从那一天开始,她每天下班都很迟,有的时候下班都到了凌晨,大年三十晚是她回家与家人见面的最后一个夜晚,当时回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而从那个晚上开始,为了工作、为了使命、为了战胜疫情,她再也没有回过家。迎难而上,勇敢坚守岗位面对疫情,她勇往无惧,在退缩与前进、安全与危险面前,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考虑的是病人的病情,而不是个人的安危。每一天,她承担的工作量都很大,发热门诊患者多,除了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统筹协调外,她还亲自上手,既要用情、用心接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及时给他们发口罩、宣传防护知识、引导就诊检查,又要和医院领导、职能科室负责同志进行工作流程、物资领用、工作人员生活、信息报送等相关事项的协调汇报,同时,为了病人的健康、为了身边同事的安全,还要对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积极正确指导大家穿戴口罩、防护衣、护目镜,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一丝不苟。每一天,为了防止感染,她被防护衣、口罩、手套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一天下来,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由于防护用品紧张,为了节省和保护防护服,在进入诊疗区域后,她坚持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尽管口渴难熬,也强忍着不喝一口水。连日来,她和她的同事接待就诊检查近300多人次,登记排查第1页共3页外地返回200多人次,繁重的工作任务是她瘦了一圈,超强度的工作使她身体变的虚弱,常常头晕眼花,但她却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冻,任劳任怨,夜以继日的坚守工作岗位。恪守初心,践行党员使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国难当头,作为一名党员,她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考验。为了给身边的党员鼓舞加油,她经常说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作为党员,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冲锋在前,当好带头人。在接到上级通知组建抗击疫情特别行动队支援武汉时,她瞒着家人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她还时刻提醒身边的每一位党员,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筛查是第一道关口,责任重大、风险也最大,我们必须站好岗位,守好每一道防线。她家中有75岁高龄的公婆,妈妈、老公、儿子和女儿,XX县区电视台记者采访问她家里情况,说到女儿哭着要和她视频,可当她穿着防护服,只露出眼睛和孩子讲话时,孩子一时都认不出妈妈了,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哽咽了。身边的同事都说,她敬业、尽责,面对疫情防控时不退缩,和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一样,可敬,可爱。就这样,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材料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周东红同志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九不准,服从院党委领导,维护医院发展大局,始终牢记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心内科团队一路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借助胸科医院医联体平台资源共享业务互通的优势,实现了人才梯队的快速成长,让河西医院心内科变成了患者口口相传的小胸科,彰显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和作为。河西医院心内科组建初期,人员严重不足、人才梯队老化,返岗职工业务生疏,对待工作信心不足,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面对种种困难,周东红同志积极鼓励科室职工,讲到:大家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技术空窗期,但20年的临床工作基础还在,做事的态度就是做人的态度,等,靠,要不是我们河西人的作风,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