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公共管理综述总结公共部份:1、战略的构成要素。组织战略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组成。战略思想是指导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是整个战略的灵魂,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对策起统帅作用。战略目标是战略决策的核心问题,也是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2、战略的核心内容。确定部门存在的目的、基本使命以及主要目标等根本性问题。3、战略规划的步骤(布莱森战略规划模式)。开始制定战略计划过程并形成共识;明确组织权限和使命;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swot分析;提出组织面对的战略性问题;制定与选择战略方案。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功能。(1)公共部门管理的战略导向,关系到公共组织的兴衰存亡;(2)有助于应对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3)有助于应对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4)应对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5)应对公共利益的挑战。5、政府采购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6、公共组织含义:是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可以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特征:1、公共性2、社会性3、合法性4、服务性5、非营利性6、民众参与性7、公开性。功能。1、服务功能: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2、经济功能,政府组织:(1)提供公共产品(2)建立和第1页共29页保持市场竞争制度(3)调节经济运行过程(4)收入再分配;非政府公共组织:(1)弥补政府资源的欠缺(2)倡导竞争与合作(3)拓展社会服务领域(4)提供就业机;3、政策与法律功能,政府组织:通过政策和法律来发挥导向、调控和分配的功能;非政府公共组织:体现在对政策和法律的贯彻执行和服务上。4、社会保障功能,政府组织与非政府公共组织:(1)生存与安全保障(2)社会稳定保障(3)发展保障7、事业单位行政化程度的不同,分三种类型。按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承担行政职能的,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公益属性,市场不能配臵资源的,划分为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臵资源的,划分为公益二类。8、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影响因素:个人经历因素、个人兴趣因素、个人价值观念因素、社交因素、共同利害因素功能:正功能:1、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2、加强内部沟通;3、增强凝聚力;4、使组织保持一致;5、有助于对组织成员的控制;6、给组织成员社会满足感;7、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负功能:1、抵制变革;2、任务冲突;3、传播谣言;9、公共责任意识:(1)仁爱意识(2)公众意识(3)求实意识(4)宽容意识(5)节制意识10、分配性政策(如按劳分配)、调节性政策(如环保政第2页共29页策)再分配性政策(如个税)、自我调节性政策(如小区物业管理)11、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1)政策问题的特性,包括:①政策问题的性质(1分);②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1分);③政策对象人数及其行为需要的调适量(1分)。(2)政策本身的因素:①政策的正确性(1分);②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1分);③政策资源的充足性(1分)。(3)政策以外的因素:①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1分);②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1分);③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1分);④政策环境(1分)。12、公共政策过程:政策制定:是指从发现问题到政策方案的出台的一系列功能活动过程,包括建立议程、界定问题、设计方案、预测结果、比较和抉择方案以及方案的合法化等环节。政策执行:指政策方案付诸实践、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果作出判断,确定某项政策的效果、效益以及优劣,并弄清政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一种政策活动。意义:a、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