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倒数的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倒数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题之后的内容,为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用分数乘法的知识作为铺垫让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在探究中去找规律,从而切实理解倒数的含义,并能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倒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倒数的意义推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2、使学生通过观察、沟通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认识“0为什么没有倒数”。四、教学方法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首先,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育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其次,在教学中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比如教材中只是简单的出示几个分数,观察它们的特点,然后就引出倒数的含义、特点,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其实这样的导入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点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味道。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初步了解倒数的特点,然后自己再写出等于1的算式,看看自己能写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式子,然后学生汇报、分类,要让学生自己说出等于1的乘法算式有特色,有怎样的特色。这样学生就对倒数的意义中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了彻底的理解。“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沟通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纳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制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有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还受同学启发,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五、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老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本节课我是根据四大部分进行教学的:1、课前谈话,渗透关系说说生活中、数学中的相互关系,比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因数等等,今日我们要继续讨论两个数之间的有趣关系。这样就比较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并为学习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2、出示例题,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7观察这几个数,他们之间哪些数关系密切?这些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会说分子、分母颠倒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人会说乘积都等于1)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明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说明:3/8和8/3互为倒数,也就是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强调“互为”的意思说一说你写得算式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此处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倒数,积累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乘积是1”,理解“互为”是指两数的依存关系。)3、激励求知,掌握方法提问:同学们,你们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那老师来和大家说倒数,我说一个数,你们马上说出它的倒数,看谁说的快有对!分数、整数、小数、特别数(0、1),当说到0时,沟通一下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提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强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不能用=表示。(该环节是让学生寻找求倒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