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能到生物能一、学习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二、重难点:1、有氧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2、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特点。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三、学习指导: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有氧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解决方法]①通过提问、读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通过简表列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栏目,简明地抓住要点。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特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解决办法]①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反应式,须有“能量”栏才能表达其完整性和科学性。通过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启发学生思考不可分离的联系点。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为什么无氧呼吸的产物有的是酒精?有的是乳酸?[解决办法]启发学生运用酶的特性解释。三、知识结构:1、细胞呼吸: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主要是葡萄糖)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的总过程,(又叫生物氧化、呼吸作用)2、有氧呼吸概念:有氧呼吸是指在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反应式:。场所:先在细胞质基质内,后在内。过程:①C6H12O62+〔H〕+(少)②2丙酮酸+6H2O6CO2+〔H〕+ATP(少)③〔H〕+6O212+(多)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出KJ的能量,其中储存在ATP中的大约有KJ,其余的能量以形式掉。3、无氧呼吸用心爱心专心1酶酶酶概念:指在无条件下,通过的作用,生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过程。场所:始终在内进行。总反应式:①C6H12O6→2丙酮酸+〔H〕+ATP;2C2H5OH+2CO2+能量②2丙酮酸2C3H6O3+能量4、细胞呼吸的意义第一,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第二,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GPT谷氨酸+丙酮酸α—酮戊二酸+丙氨酸,此反应过程称为作用。四、典型例题:例1用含有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CO2。[解析]葡萄糖的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葡萄糖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H]和少量的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同时产生大量的[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H]传递给氧,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大量ATP的过程。从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H2O和CO2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葡萄糖中18O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CO2。[答案]D。[变式训练1]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过一段时间保温后,会产生CO2的试管有()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线粒体;D丙酮酸+内质网。例2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A根细胞吸收水分多;B营养缺乏;C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够;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解析陆生高等植物如果长期浸泡在水中,根细胞得不到氧气,就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无所呼吸,一是提供的能量少,二是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生长不好。[答案]D。[变式训练2]玉米种子萌发时缺氧会导致烂根,这时导致胚中毒死亡的物质是()A酒精;B乳酸;C尿素;DCO2[答案]A。例3(1)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一个大型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45毫克;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中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0毫克;据实验测定,这绿色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45毫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在上述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这绿色植物的呼吸强度变化怎样?A、光照时强于黑暗时;B、黑暗时强于光照时C、光照时与黑暗时相等D、无法判断用心爱心专心条件变化充分光照下黑暗处15℃25℃15℃25℃CO2减少量22.444.8…………CO2增加量…………11.222.42由不同酶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