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制度大全之药品器材供应管理工作制度一、药剂科工作(一)调剂室工作制度1、收到处方后应对处方内容、病员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服用方法、禁忌等详加审查后方能调配。2、配方时有关处方事项,应遵照“处方制度”的规定执行。3、遇有药品用量用法不妥或有禁忌处方等错误时,由配方人员与医师联系更正后再行调配。4、配方时应细心谨慎,遵守调配技术常规和药剂科所规定的操作规程,称量准确,不得估计取药,调配西药处方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物。5、含有毒药、限剧药及麻醉药的处方调配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品的规定办理。6、配方时必须使用符合药用规定的原料及辅料,遇有发生变质现象或标签模糊的药品,需询问清楚或鉴定合格后方可调配。7、处方调剂应严格核对后方可发出。处方调配人及核对检查人、均须在处方上签字。8、发出的方剂,应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及产生沉淀的液体方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外用药注明“用前摇匀”及“不可内服”.等字样。9、发药前耐心向病员说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10、急诊处方必须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顺序配发。1l、调剂室应保持整洁、肃静,禁止吸烟,工作时衣帽整齐,其他人员非公不得进入调剂室。(二)药品供应保管制度1、药品采购:①药品的供应计划,应根据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季节发病第1页共5页情况,储备定额为基础,由药剂科编定初步计划,经药剂科主任报分管院长批准后执行。②计划应为三份,一份送医药公司,一份存药库,一份采购留存备查。③购入、调进的药品,应由采购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入库单,则由库房保管人员负责验收入库。④验收时如发现实物与原始单据所记载数量、规格、质量等不同,应根据情况查明更正或退换。⑤验收入对药品规格及质量性能负责检查,必要时,进行分析化验或检验。⑥购回之药品应及时(最多不超过3日)办理验收入库手续。2、药品保管:①药库应按照药品性质分类保管,注意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等条件,防止药品过期失效、虫蚀、霉坏、变质。②按性质分类的药品应分别保管,编号管理,并设立账卡,随时登记,保证帐物相符。③各种收支凭证,应分类按月保存备查。④药库门窗应注意关锁,设消防设施,严禁吸烟,防止火灾。⑤有关毒、限剧药的保管,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执行。3、药品领发①科室向药库领取药品、除特殊情况外,一律应定期领取。②应填写正式领物单,方可领取。③领物单应填一式二份,一份作药库登记凭单,一份由领用单位存查,发出药品应及时登录帐卡。④有关毒、限剧药的领发,应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4、药品统计①药品统计报销表应做到正确、及时、按期报送规定的部门和领导。第2页共5页②药品统计,以实际消耗为准,进行日清、月结、季盘。毒药、限剧药的统计报销,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③有关麻醉药品的统计报销,应按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品的规定执行。④负责采购、保管的人员、在调整工作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三)中药房工作制度1、中药房收到处方后,对处方中各项内容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调配后经过复核方可发出。2、调配中药处方必须准确称量,不得估计抓药,方中药物如有缺少或代用,应在征得处方医师同意并签名后方可配方。3、方剂中如有需先煎、后下、另煎、、溶化、冲服等药材,必须单包并注明,需临时炮制的药材,应按处方要求进行加工,煎药时切实按要求煎煮,以保证药效。4、中药处方的限量一般不超过1周,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5、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有关中药炮制的规定进行,药材符合要求后方可供配方或配制制剂,处方中凡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给炮制品。6、配制中药制剂,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执行。7、中药库应建立帐、卡,毒性中药和贵重中药材应设专柜、专帐,由专人保管,对库存药材应定期检查,及时做好出、入帐,有计划地补充。8、对库存药材应当按不同性质和功能分别妥善保管,除需要密闭保存的品种外,应定期通风晾晒,库内应有防潮、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