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朝鲜、日本越南、南亚中亚、西亚、欧洲四大发明的传播向东向南向西10世纪末起(北宋)始于元代12世纪后期(南宋)知识拓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25唐玄奘西行取经源头小学朱勤唐玄藏唐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洛州缑(gōu)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huī)。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三藏: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1、西行原因:“在研读佛经时,他发现以前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2、路线:长安西行时间:公元629(一说627)——公元6453、影响:一、轰动长安(11)。二、成果巨大:翻译佛经,写《大唐西域记》(12)。三、神话流传:吴成恩据此写成《西游记》(13)。凉州瓜州高昌西域各国天竺使者之二: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17岁时随其父前往中国。在中国得到忽必烈的赏识,为大汗效力。其职责主要是到各地视察。17年后从海路回国,留下了亘古名著《马可·波罗行纪》,为世人所称道。纪念马可波罗的邮票马可·波罗启程东来马可·波罗到中国的路线公元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波罗和叔叔马非奥波罗到过远东经商,自称带着忽必烈大汗的使命回到欧洲晋见教皇。公元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旅行,他们从地中海出发,经叙利亚和两河流域,跨过伊朗高原,穿越中亚沙漠,翻过帕米尔高原,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终在蒙古草原的元大都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忽必烈。此后的17年间,马可波罗居住在当时的元大都,在中国经商,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直到1295年,马可波罗才回到了故乡。由於他经常向人们提起那个繁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戏称他是“百万先生”。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今天人们关於马可波罗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来自於他的游记本身,据说在马可波罗回到家乡的第二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爆发了一场贸易战争,在海战中被俘的马可波罗进了热那亚监狱,在监狱中他结识了一个名叫鲁斯蒂切诺的作家,为了打发狱中的无聊时光,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游历的见闻口述给后者笔录,两年后成书,最初的名字叫《寰宇记》。•一段无聊的铁窗生涯•一本改变了世界的旷世奇书。“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马可·波罗行纪》成书之后广为流传,使得西方人得以了解东方之富庶,文化之发达,并对以后新航路开辟有所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元朝版图印度一个国王“项上戴环,全饰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及其他宝石之类……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数粒。……臂上亦带三金环,全以重价珍珠宝石为饰;腿上,甚至脚趾亦然。因是国王所带之黄金珍珠宝石价值连城。此事不足为异,盖其所藏甚多,兼为国中之所出也。”马可眼中的东方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与白珠之价等重。”1299年,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种译本.受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影响,许多探险者为了寻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马可波罗游记》,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因此马可波罗和他《游记》也被认为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今天,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马可波罗游记》也被誉为意大利13世纪最宏伟的作品。马可中国之旅的疑惑1.万里长城,2.茶叶,3.用筷子吃饭,4.用毛笔写字,5.印刷书籍,6.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