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碱的性质(一)作业设计作业目标:目标1:会根据碱的定义判断哪些物质是碱,了解碱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目标2:会根据碱的共性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了解碱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目标3:会根据微观模型说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并能运用:目标4:会根据反应过程中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中和反应的程度目标5:会根据检验反应后生成物来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发生目标6:会根据酸碱的质量关系判断酸碱之间是否恰好反应目标7:会根据现象鉴别物质,会根据反应现象进行物质推断新知感悟:1.用pH试纸测试洗发液、茶水、洗洁精、胃舒平药片浸出液、肥皂水的pH,并画出表格记录下来。【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实验预习寻找出生活中的碱性物质,准确设置碱教学的起点。2.品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触摸一下洗衣皂,写下你的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官,感受碱的涩味和滑腻感,构建对碱的初步感性认识。3.高速公路上运输硫酸的槽罐车不小心翻车了,硫酸流了出来,抢救人员向酸流出的地方撒熟石灰【Ca(OH)2】,请问为什么?【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能否通过预习初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4.通过预习,你对常见的碱学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设计意图】开放性设计,通过了解学生预习中最大的困难来确定碱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合理预设,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基础提升:1.有关碱的说法正确的是()(目标1:会根据碱的定义判断哪些物质是碱)A.碱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H+B.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是碱C.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是碱D.碱的共性是针对可溶性碱而言的【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碱的定义的理解。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目标1)A、熟石灰、消石灰、CaOB、铁锈、氢氧化铁、Fe(OH)3C、烧碱、苛性钠、NaOHD、生石灰、石灰石、CaCO3【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碱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的掌握程度。3.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目标7:会根据现象鉴别物质)【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运用碱知识的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辨别能力。4.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分别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目标2)①Na2SO4②H2SO4③K2CO3④HCl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碱的共性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5.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目标7)A.无色酚酞试液B.二氧化碳气体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综合运用酸碱知识的能力。6.向盛有10毫升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02468101214盐酸酚酞石蕊二氧化碳积/毫升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毫升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5毫升时,溶液显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目标6)【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根据中和反应中指示剂的颜色变综合优化:能力拓展:1.小实验:制作叶脉书签:方法:1.采摘秋季桂花树叶若干,洗净,放入配好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到叶子熟透(叶肉酥烂,叶子颜色由绿变为黄色,略透明,由坚韧变为柔软)时,将树叶取出。(注意戴手套,或用镊子取出,小心烫伤)2.取出的树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浸泡在清水中一段时间(不超过24小时)。3.将浸泡好的树叶展开放在托盘中,用牙刷毛刷去叶肉,留下叶脉,用清水清洗干净。4.干燥、保存。2.还可以采用小制作、调查之类的实践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