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对象,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掌握本文的写作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自豪感。重、难点及考点分析重点及难点:1、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2、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具使用教学环节安排备注一、复习旧课:1、听写生字词2、回顾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征)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领略了历代桥工匠精湛的技术。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学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二、学习说明顺序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说明。空间顺序:按物的高低里外远近等顺序来说明。逻辑顺序:按事物的普遍规律来说明,如:先整体后局部,先主要后次要,先一般后个别等。2、本文先总说石拱桥的特征,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特点,所举例子具备了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征,即属于个性之中,然后分说了两桥各自独有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初期不同石拱桥的发展。可见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说明的,所以本文是运用了逻辑说明顺序来向我们说明的。先整体,后局部。写赵州桥、卢沟桥时,先写共同特征后写各自特征。依照时间的先后。在写我国石拱桥时有体现。三、学习说明方法本文传播了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试从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理解,归纳生总结出的句子。(1)石拱桥的桥洞成孤形,就像虹。(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3)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以上四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式。(1)打比方(2)列数字(3)作诠释---解说石拱桥的构造和作用(4)描摹教师总结: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摹状貌都是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另外还有引用、举例子、下定义。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文章内容的严谨性,达到了预期的说明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相关例句,并加以说明。)教师小结:本文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五、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摹状貌、引用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作业布置1、请学生拿起充满感性的画笔,画一座“家乡的桥”,并仿照课文的写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写一段200字以内的介绍。2、课后二题。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专家、教育家。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文体属于,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和。文章主要以和为例进行说明的,采用的说明顺序是。2、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1)说拱桥是“彩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位杰出的工匠。(2)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3)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4)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3、句中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