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结教学设计VIP免费

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1页
1/9
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2页
2/9
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3页
3/9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学校名称:枣林中心小学课程名称:七册语文内容主题:《中国结》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师姓名:张曙华授课年级四年级二班学科语文主题《中国结》任课教师张曙华课型问题生成、解决课课时二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宠、饰、雅”等生字。2、积累课文中“巧夺天工,叹为观止”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文章思路图。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并在自读过程中做好笔记。2在课堂上通过“一对一”、“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等形式,从课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探究案当中的问题,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3、认真读课文,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再有感情的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结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感受其中包含的中国心,中国情。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联系在阅读中提问、分类处理问题。2、体会中国结的特点及其象征含义,感受中国结寄寓的爱国之情。教学方法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中把握文意。2、六字读书法:通过读、画、圈、记、练、思的方式在读文时进行摘录思考,归纳总结。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合作讨论,把握重点,各个击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案三单,小黑板等。学生准备:预习学习内容,查阅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程序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导入新课5分钟创设语言情境1、开小展览会,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中国结。2、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方正舒体“结”字。3、学生说说自己对“结”字的理解。4、(板书课题)多媒体出示中国结及相关资料。1、学生展示自己的中国结。2、学生简要说说自己“结”字的理解。3、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朗读课文交流收获7分钟创设朗读思考情境1、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学生朗读。2、关注朗读困难的学生,并予以重点指导阅读。3、教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1、学生能流畅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朗读的情况。2、学生能正确指出朗读中应该注意的字音、词音。3、学生能畅谈自己读文的收获。合作学习小组探究10分钟创设自主学习情境1、教师安排合作学习的任务(了解资料,知道文章的大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3、教师参与学生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1、学生按要求合作学习。2、以小组为单位正确归纳出自己的预习收获。3、讨论交流完成《问题导读——评价价指导。单》。交流展示汇报收获10分钟创设交流表达情境1、师引导:同学们学习的很投入,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定有许多收获,那么,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吧!2、给予学生自由充分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汇报(学习生字,积累词语,划分段落,文中作批注、写体会等)。3、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并进行适当的指导。4、学生收集共性问题,进行评价小结。1、交流自己学习中的收获。2、能及时的互相补充,谈谈自己的收获。3、认真听评,做好笔记,及时批注。4、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汇报,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收集疑难生成问题5分钟创设说话情境1、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汇报,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如:中国结为什么如此受宠呢?中国结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如何理解“头”字的含义?2、教师对提问有困难的小组指导帮助。3、指导学生将提炼的问题填写到《问题导读——评价单上》。1、结合自己的学习发现问题,提炼问题。2、将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填写到《问题导读——评价单》上。回顾收获归纳小结3分钟创设小结情境1、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收获。2、小结评价。3、作业布置:熟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学生谈谈自己对本文的认识及收获。第二课时程序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导入5分钟创设语言情境1、同学们,上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指名回答)2、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评1、学生能够认真仔细的听取伙伴的汇报。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结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