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设计思想:本节课是高一物理第四章“物体的平衡”中的第二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中采用了三个学生活动来作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奠定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授课方式的基调,鉴于学生有了前三章动力学方面学习和应用以及本章第一节课的铺垫,使得学生自主探究并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成为可能,所以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上充分的考虑了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本节课三个活动内容上相互呼应,涉及物体处于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各种平衡状态,能力要求方面层层递进,活动1教师以一系列问题做铺垫,使学生自然而然找到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途径;活动2是本节课的重中之中,教师在此活动中看似完全放手,由学生自由发挥,实则不然。教师要在课前作足功夫,尽可能想到学生可能想到的各种解题方法,还要适当归类。分组时也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活动3是学生思维上的升华,要学生质疑,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并主要由学生自行解决。总之,教师在这节课起引导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全面探究。用心爱心专心用心爱心专心用心爱心专心课题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发展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概2.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领会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2.通过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分解,加强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力。3.亲历了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图的绘画,使学生感受物理学中的对称美。2.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并学以致用。3.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会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难点研究对象的确立和受力分析往往是制约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资源1用多媒体演示活动2中结点的受力随绳子夹角变化关系的动画教法设计(例如讲授探究式、合作探究式、实验探究式、自主探究式、讲授式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进行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投影片: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分别以120度角向不同方向沿水平拉水桶,结果水桶不动。进而提出问题:1、什么是平衡状态?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今天,我和大家将一起用共点力平衡条件来解决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作用平衡条件的应用。①展示学生作业“关于移动一包书的疑问”中的四个问题。先是被幽默的漫画吸引,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展示自己的处理问题过程,体现处理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应用的基本思想:正交分解。用风趣的漫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复习巩固旧知识,并引入新课。学生程度较高,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欣赏。θF1F3F2θF1F3F2GF1F3θ用心爱心专心强化练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具备了正交分解、矢量三角形、平衡条件的基本应用,所以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且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当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并努力一一找到解决办法,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步骤和思路即了然于心中。用心爱心专心课堂总深刻理解三力平衡问题: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是平衡力(体会选择恰当解题方法,事半功倍效果)依据解题步骤,将复杂问题分步转化为较易理解的通过一节课的自主训练,学生自己总结,真正变成自己的能力。用心爱心专心结、点评用心爱心专心②举例:质量为的物体,用水平细绳拉着,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如图所示.③、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平衡条件的应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如何来选择绳子的粗细”,同时指导学生完成4个问题。展示学生的成果,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3、解决一个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物理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