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刻画。(2)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过程与方法:(1)依据写作要求组织材料。(2)小组交流,修改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本次写作训练激发写作的兴趣。(2)提高组织材料、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深化主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写作材料的选择和组织。难点:对主题的深化。【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一、由借用班级的墙壁上的奖状导入新课,拉近距离指名后面的一位同学介绍这些奖状的内容,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二、评价过渡,出示课题:用具体生动的动作或语言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1、看一看:看《家有儿女》的一段视频,要求:⑴用两三句话概括剧情。⑵仔细观察刘星的动作语言和神态。2、写一写给出一个开头“爸爸去参加家长会了,这么久了怎么还不回来?刘星和姥姥坐在小花园里……”,请你接着写下去,把你所看到的刘星的动作行为等心理描写出来。3、找一找⑴小组互相交流作品,看谁写得最细致。在刻画刘星动作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如果你认为某个词语特别精彩传神,你可以在这个动词的下面标一个“△”符号。然后组长把大家描写刘星动作的词语统计出来,教师找两个组作代表把这些词语直接板书到黑板上。分析两个组和两个同学的动词等准确传神的词语的运用。如:刘星和姥姥坐在小花园里焦急不安的等待着。他扬着脸,皱着眉,一边甩着手,拍着胸,一边团团转,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爸爸怎么还不来呀!”躲、拽、扑、搂、哀求、骑(盘、缠、夹、攀)教师小结:技法归纳一:分解动作,一点点展开,就可以把人物的动作刻画的具体生动。⑵你们组里大家认为最传神的词是哪几个?说一说好在哪儿。教师引导比较揣摩。例如:骑:不妥,被骑的对象往往在胯下。攀:好,仿佛夏东海成了一棵大树,背靠大树好乘凉,写出了刘星指望爸爸庇护他度过这次的难关。缠:像蛇一样。仿佛刘星赖上了爸爸,突出了刘星对爸爸的哀求和乞怜的样子。教师小结:可见,同一个动作行为,选用不同的动词,表情达意的效果就不一样。技法归纳二:精选动词,一字传神。4、改一改根据两条技法,修改自己的作品。小组内再交流,看谁改得好。请两个板演的同学在黑板上修改,改后读给大家听,并给大家说一说做了哪些改动,为什么这样改。教师小结:少用评价性语言,多用细致描写。技法归纳三: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推荐使用:仿佛、好像、又像等。5、用一用拓展训练:运用多种人物刻画的方法,写作一篇记叙文,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那个人。要求:不少于600字。写出真情实感。组织运用的材料要以小见大。附范文:爷爷总以为你是破陋摇晃的老屋,不再能给我保护;总以为你是发着阵阵淡黄光圈的旧煤灯,不能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总以为你已是折皱不堪的老黄历,掩着岁月的纸香,却无法再有昔日的光彩。这些曾经的天真的以为,现在想来竟有点可笑。对于你的记忆,如同沙滩边数不尽的渺小的贝壳。直到记忆的海潮涌上岸,才将那覆盖着的黄沙洗去,直至露出深刻的无法磨灭的纹理。现在的我踱在这回忆的海边,任凭海潮拍打我深陷黄沙的赤足,一遍遍地刷新与你的过往,乘着记忆的海风飘到深蓝深蓝的海中央……你知道吗?爷爷。时隔四个月,我总会想起最后一次见你的情景。当时的我只是眼眶湿湿的,竟如何也哭不出声。但现在,多少次想起你,我都总躲在被窝偷偷哭泣,多少次我不敢作出声,就怕别人发现。奶奶总跟我说你的事,我知道她除了我是谁也不会说的,所以我总保留着对你特殊的回忆。你说过,等你的病好了点,就买辆电瓶车,带着奶奶出去溜风。活了大半辈子了,竟还没开始好好享享福呢。奶奶每当说起这话,总会哽咽。我知道那是相伴一生的最后的承诺,没能实现是很悲凉的。我也觉得难以想象,平时对奶奶总是责备的你,竟会如此贴心地与奶奶笑谈未来生活;平时总蹬着一辆老式自行车的你,竟肯放下“老伙伴”,体验“新奇”。是不会分享欢喜时的心情吗?还是只有在真正夜深人静时才肯放下包袱?是你知道人生的确需要一点美好和欢笑,强硬不公的命运才会软化,是你知道一家人总需要相互扶持和关爱吧。否则你怎会因为我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