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记承天寺夜游 (4)VIP免费

记承天寺夜游 (4)_第1页
1/18
记承天寺夜游 (4)_第2页
2/18
记承天寺夜游 (4)_第3页
3/18
请你猜猜他是谁•豪放的他,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高声吟道:“大江东去浪淘金,千古风流人物。”•洒脱的他,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从容的吟道: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旷达的他,在中秋之夜朗声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伤感的他,在妻子去世十年了依旧深情的缅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新法,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获释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心中倍感落寞和苦闷。刚到黄州生活困难,没有薪俸,只好暂居定慧院,在城东买坡地耕种养家。他的号“东坡”就从此而来。但他一有空就到处寻幽访胜,悠闲度日,在大自然中排遣苦闷。在此期间写了大量著名的诗文。《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到黄写于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有四年了。作者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州已有四年了。作者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2、品味写景的句子,揣摩语句的精妙。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复杂的心境。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读出节奏和感情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研读课文作者在夜游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被苏轼视为知己。品味语言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在这样的夜晚,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体会情感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你读出了苏轼当时怎样的心境?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作者只是借赏月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与伤感,他在如水的月色中获得了宁静的心态,宽广的胸怀。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像苏轼一样,旷达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的人?深情寄语•苏轼能有这样豁达的心胸全得益于他饱读诗书,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多读书,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勇敢地面对挫折,无论遇到什么都保持良好的心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 (4)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