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信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能力目标: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教学重点:1、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教学过程:一、通讯的发展为话题导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事物会慢慢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的,比如,我们今天就要来了解一种业已消失的职业——信客。二、了解一种职业。用投影出的句式谈谈你对信客这种职业的印象。(投影:信客是一种——的职业,从——可以看出。)信客需要做哪些工作?明确:做一个信客,主要负责乡村城市间的信,物的传递;他还要代读,代写书信;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时,他还要处理后事,安慰家属。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他们是最困苦的旅行者。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实在是件苦差事。信客的为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总结:用字来概括?(苦)工作劳苦——终年跋涉;生活贫苦——收入微薄;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二、品评两个人物。(幻灯片出示“老信客是个——的人,从——可以看出;信客是个——的人,从——可以看出。)师:请大家在文章圈点勾画出能够表现信客品质的词句,按上面的句式说一句话。4、信客这种职业的特殊性,也从而造就了他们特殊的品质和素质: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三、探讨三个问题。问题一:第7段老信客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难道老信客不讲信用吗?)问题二:当信客受到了农妇的辱骂时,他为什么不解释/申辩/反抗?)问题三:为什么84页说“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四、推荐四本好书:(幻灯片出示《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四本书的封面)(多媒体出示《白发苏州》节选: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入夜,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回到家里,观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窗外,古城门藤葛垂垂,虎丘塔隐入夜空。在清理河道,说要变成东方的威尼斯。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时候,威尼斯还是荒原一片……师:我最喜欢的是“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这句话,充满了文化的质感和历史的穿透力。这也是我本来理解的苏州,但是,但这个暑假,我到真正地到了苏州,站在苏州繁华的街道,数着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看着闪烁的霓虹灯,仿佛置身于深圳东门的我有深深的失落:这是我梦中的白发苏州吗?为什么和深圳如此之像?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我们是否也把一些不该抛弃的给抛弃了。我们不写信了,改发电子邮件,但是,电子邮件有写信那种脉脉的温情吗?信客这种工作消失了,但信客身上体现出来的“讲诚信,为他人着想,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精神能失去吗?如果不能让这些东西失去,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课后思考这个问题。(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