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4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4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4
桃花源记课题十七桃花源记主备人:教学创意: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疏通文意决非难事,故在本文的教学中设计了疏通积累、自我归纳、解读探究、拓展延伸等重点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借助注解和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积累常用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东晋末年,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王朝极端腐败,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痛苦不堪。可以说,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伟大田园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三、疏通积累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读准下列字音。豁huò然开朗屋舍俨yǎn然阡qiān陌交通黄发垂髫tiáo便要yāo还家语yù云刘子骥jì诣太守yì二次备课:2.学生先自己看书,再小组合作,明确重点字词意义和用法。(1)捕鱼为业:作为;(2)缘溪行:沿着;(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6)复前行:向前;(7)欲穷其林:走到尽头;那;(8)便舍船:舍弃,离开;(9)才通人:仅仅;使……通过;(10)豁然开朗:开阔敞亮;(11)土地平旷:空阔;(12)屋舍俨然:房屋;整齐的样子;(13)桑竹之属:类;(1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同;(15)悉如外人:全;(16)黄发垂髫:老人;小孩;(17)并怡然自乐:都,一齐;快乐的样子;(18)乃大惊,问所从来:竟然;地方;(19)具答之:同“俱”,详尽;(20)便要还家:同“邀”,邀请;(21)咸来问讯:都;(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同乡;与外界隔绝的地方;(23)遂与外人间隔:于是;隔绝;(2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更不必说;(25)延至其家:邀请;(26)此中人语云:告诉;(27)不足为外人:值得;向;(28)既出:已经;(29)便扶向路:沿着;先前的(30)处处志之:做标记;(31)诣太守:拜见;(32)寻向所志:标记;(33)遂迷:最终;(34)欣然规往:高兴的样子;打算;(35)寻病终:不久;(36)后遂无问津者:渡口。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特别注意省略的部分要补上。(一学生口头翻译,其他学生补充)四、课后作业1.掌握本文重点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2.找出渔人的行踪。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口头提问学生对文言字词掌握情况。二、自我归纳让学生自己归纳本文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及出现的成语。1.一词多义(结合语文书本P184练习二)2.归纳古今异义词(1)芳草鲜美。句:鲜艳美丽;今:食品味道好。(2)阡陌交通。句:交错相通;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句: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句: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走投无路的境地。(4)无论魏晋。句:更不必说;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5)不足为外人道也。句:不值得;今:不够,满足不了需求。3.归纳本文的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或生活安逸的地方。(2)豁然开朗: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3)鸡犬相闻:人烟稠密而和睦相处。(4)怡然自乐:悠闲自在,自得其乐。(5)无人问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