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教学目标1.把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2.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3.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教学重难点重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2.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难点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北冥有鱼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庄子(人物)》。有人说:“在诸子百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就是庄子。读《庄子》一书,不仅因为他的文学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先生的大智与幽默,书中一个个风趣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先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多的启迪”,今天我们学习《庄子》故事两则以“一斑窥豹”来感受庄子的大智与幽默。二、整体感知1.作者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所著。《庄子》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它“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它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因而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可参考【影音资源】《庄子》2.读课文,初步感知。【精品课件】(1)先自读再播放【音频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参考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2)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捧起课本,自主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3)借助注释,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初知文章。北冥:北海。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垂:悬挂。海运:海水运动。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息:气息,这里指风。野马:山野中的雾气。苍苍:深蓝色。2.概括主要内容。参考:文章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及“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景象,表明万物皆所有凭借而不自由,表达自己对绝对自由的渴望。可参考【知识总汇】三、局部探究【精品课件】(一)翻译课文,梳理文言知识。1.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2.小组进行翻译接龙,一人一句,要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可参考【微课堂】《如何翻译文言文》3.组内合作总结重要文言知识并展示,师生点拨补充。参考(1)通假字北冥有鱼“冥”通“溟”,海。其正色邪“邪”通“耶”,语气词,呢、吗。(2)词类活用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3)重点句子。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翻译: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翻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翻译: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